文平理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給公民黨黨魁梁家傑邀請其出席「真普選聯盟」的「公民提名」研討會的回覆中明確指出,「公民提名」漠視基本法明文規定,不攻自破,故恕不應約。輿論認為,張曉明的講話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公民提名」的要害,在社會上發揮了激濁揚清的作用,並且讓反對派知道,特首普選必須遵循法治軌道,任何離開基本法和人大決定另搞一套都是行不通的。對於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施維爾撰文聲稱,英國會認真對待《中英聯合聲明》中的承諾,並為香港普選提供支援。輿論直指英國在本港普選上並無角色,批評其言論是明火執仗地干預香港普選,違反了國與國之間互不干涉的原則,也說明外國勢力插手本港普選並非杞人憂天,社會各界應警惕外國勢力干預本港政制發展。
輿論認為「公民提名」本身不符基本法,就特首普選提名問題,基本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最終達至由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的目標」;全國人大常委會二○○七年公布的「決定」又規定:特首提名委員會可參照特首選舉委員會的辦法組成,即工商金融界、專業界、勞工社服宗教界及政界各佔四分之一組成。普選特首的提名機構、提名辦法和委員會的組成,都已經有了清晰明確的規定,而這些規定,和普選其他規定是一個整體,具有同樣的憲制地位,不可能只要一人一票、卻不要提名委員會,或在基本法和人大「決定」之外提出其他提名辦法,包括所謂「公民提名」或什麼「十萬人提名」……,這些都是沒有法理依據的主觀空想而已。
「公民提名」不符基本法與人大決定
《信報》分析文章認為,「消息人士說,中央先公開發言,目的是要希望政改討論能夠重回《基本法》的軌跡。目前,政改討論若不是談『佔中』,便是集中於公民提名的方案;而在中央眼中,此舉有違《基本法》,因此主動發言,希望政改討論重回中央認為應有的軌道。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昨天主動把他回覆公民黨的信件放上網,明確指公民提名是『漠視《基本法》的明文規定』,目的如出一轍。」
《星島日報》的分析文章則指出,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會晤紀律部隊、李源潮會晤常秘都提及「普選特首的討論要在『法治』的基礎上進行,這『法治』的基礎,就是《基本法》;張曉明劍指公民提名,與張德江李源潮可謂一脈相承,只是將問題挑得更清楚。這點,泛民主派其實亦心知肚明,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接受傳媒訪問時重提李柱銘方案,正是理解公民提名的不可為。」
有評論更指出,「所謂的『公民提名何懼之有?』研討會,並非一個理性探討的主題研討,而是一個預先設下立場的政治表態會議。其目的,是要轉移政改焦點,故意忽略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規定,並藉以聚焦所謂的『公民提名』之上。但眾所周知,『公民提名』是反對派一廂情願的要求,不僅違反當前對特區政制發展的所有憲制性文件規定,更有否定『一國兩制』、否定中央對港憲制管治權的意圖。身為中聯辦主任的張曉明,又豈會接受這種既不尊重、又無視法律的所謂研討會的邀請?」
外國勢力干預普選非杞人憂天
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施維爾日前在本港兩份報章及英國政府網頁撰文,聲稱英國「就聯合聲明當中所作的承諾,必然認真對待」,「英國也隨時(為香港普選)準備提供任何支援」,引起輿論的廣泛迴響。《新報》社評指出,「繼美國領事夏千福大搞親民,並且廣邀傳媒報道,仿如行政長官上身之後,英國的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施維爾,也在本港的報章撰文,就香港的普選問題:『英國也隨時準備提供任何支援』,……美英兩國的插手香港的普選,為民主派護航,其中美國根據的是《香港關係法》,英國則以前宗主國的身份,以為有著道義上的責任。但當然,這也和它們的全球性圍堵中國的政治立場是分不開的。況且,民主派人士對於美國和英國的插手香港政治,也是極為受落,所以在可見的未來,美國和英國就香港的政治發聲出力,也是可見的。這一場既然是最後決戰,大家都在著著進攻,以圖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自然也不可能快速解決。」
有評論亦對施維爾撰文感到奇怪,「今時今日港人不需英國人幫助,用不著外國政府幫手,希望英國官員無謂多說,最大的幫忙就是不要說」。「香港政制一步步發展按基本法落實普選。當年聯合聲明沒有提到普選行政長官,只稱行政長官協商或選舉產生,200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更進一步提出明確時間表,現階段英國人在普選上無角色,講太多只會被批評」。
有評論指出,施維爾身為外交官員,應該懂得外交禮節,不應該對香港內政指指點點,更不應在這個時刻推波助瀾,為反對派製造輿論。儘管世界各國關注香港普選事宜,各有不同的意見、想法,但港人不應受到外界言論影響自主,要按照基本法的框架落實特首普選。中央政府按照經過長時間諮詢才起草頒布的基本法推進香港民主發展,但反對派卻突然搬出「公民提名」類似的、違反基本法的建議,施維爾在發表言論前應該尊重歷史,尊重現實。
施維爾過去多次干預香港政事
輿論更發現,施維爾干預香港事務並非首次。54歲的施維爾,出身伊頓公學,是保守黨成員,與本港英資太古集團施懷雅家族有親戚關係。2001年他代表保守黨當選國會議員,之後曾擔任多項政府職務,去年9月獲委任為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他上任後多次就本港事務公開發言,去年9月立法會選舉後,他稱是本港落實全面普選的重要一步,又期望立法會與英國國會建立密切聯繫。甚至對於一些與其職責無關的香港事務,例如南丫島海難、西九文化區等都屢屢出言,引起了社會不少非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