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土不本土?
最近出席香港電影評論學會2013年度中期討論會,其間難免觸及香港電影復甦的問題,用張偉雄的說法,是合拍片的發展限度,終於公開揭示人前,用我的說法,則是在近年本土意識高漲的情況下,香港電影呈現了新面貌。兩者其實是同一個現象,分別從相反的角度去看。
會上有人質疑,「本土」真的那麼重要嗎?質疑背後其實還有一個觀點,尤其在《狂舞派》和《激戰》叫好叫座,先後掀起高潮後,在評論界自命「客觀持平」的論者之間流傳。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評論人愈強調港片的本土意識、香港電影的回歸,與其說在描述現實的大勢,不如說反而表現了香港人在虛怯不足、積弱已久之下,一遇上如《狂舞派》般稍見成績的電影,便失控力撐,《激戰》的拳拳到肉,勵志強心,則如陽痿者服下威而鋼,挽金槍於既倒。
當然,成功與傑出都是相對的。只要各於文本有據,如何詮釋都是自由的。我看見力度主體,你卻看見偉哥效應,自可各自表述。我只記起有一次在穿越博寮海峽的街渡上,看見經過的貨櫃船,在海面留下長長的浪花,久不散去。我驚訝於船的噸位,身旁卻有人指出那只是油污,香港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重。
因為城邦派言論,愈來愈多人避免再用「本土」這個標籤,以示區別。然而,我們不宜就此得出「本土論述破產」之類的結論。近月城邦派又開始用主體和主體性這些字眼了,難道建議循主體性進路重新思考香港精神及港片港味如我者,又要在論述中讓路,自廢武功?
香港人拍的電影,即使是合拍片,都會自然留下「港味」,往年合拍片一度令這「港味」消失,只是大家未能適應新環境,一旦適應了,它又回來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社會生活(包括精神生活)質素下降,影響了人才出頭的機會及創造力,但不會完全滅絕,一旦時機配合,便會春風吹又生。平常心看港片復歸,不便如此? ■文:朗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