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記者手記:「文化連帶」的暢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9-30]     我要評論

 ■文:徐全

 「連帶」一詞,在漢語、日語和韓語中,都寓意著共同或結合。在十九世紀西學東漸的背景下,西方文明開化的思潮,通過日本進入中國。西學、漢學的激烈碰撞;對現實政治與文明的前途思索,促使早稻田大學的創始人之一、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法學家小野梓系統化地提出了東亞「三國連帶」的思想。這其中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文化、藝術上的共通、相近與融合。

 小野梓的連帶思想,在十九世紀末的政治語境上有著非常熱烈的討論和構想。但是,於文化藝術領域,則變成了極為普通和簡單的一種思維和審美方式。例如,當戶張東夫以陶醉的心情欣賞中國的相聲時,身為日本人的他,自然而然會想到自己國家的漫才、落語,並與相聲比較相同和不同。而我們中國人,若是欣賞日本的俳句詩歌,閱讀《古今和歌集》,拜讀松尾芭蕉、正岡子規等日本詩人的大作,也會自然而然冥想到自己國家的《詩經》、《漢樂府詩集》等。

 這就是淳樸、自發而真實的「文化連帶」思維。在人的一生之中,更重要的是文化與藝術的生活情趣與享受。當我們以對文化、藝術的熱愛之心,以對傳統文明的敬畏之情去看待與自身歷史、文化相同、或相近的文學藝術形式或成果時,我們不會用分辨高下、斷明優劣的心態去指摘他者,而是更多為自己能夠了解認識一種新而相似的藝術文明而歡欣雀躍。

 戶張東夫就是以此種心情來欣賞中國相聲的。他在書中深切懷念了那位為他推介中國相聲的香港人陳小姐。每一個人,都有一種文化的角色。戶張東夫認為相聲的美是不能夠為外界的人為之力所替代和壓制的。因此戶張東夫為當年創作了相聲《買猴兒》的作家何遲後來的不幸遭遇深感悲涼和痛心。因為抨擊了官僚主義與社會不公,何遲的經典相聲之作《買猴兒》在「文革」前後屢屢遭到禁演,創作者本人也屢受批判。直到改革時代的到來,何遲作為相聲界的前輩和泰斗,才獲得平反,作品也得以重見天日。在戶張東夫看來,自己是以他者的眼光來欣賞、讚美中國的相聲藝術;作為中國人,則更應當珍視自己本民族、本國家的藝術家、知識分子及其文明成果。

 的確,相聲藝術是中國的瑰寶。不少相聲作品,承載了中國人的喜怒哀樂甚至我們這個民族的苦難。戶張東夫提供給我們的視角是獨特而發人深省的。當我們有感於戶張東夫作為他者的身份慨歎中國相聲藝術的種種坎坷境遇之時,我們中國人尤其是文化藝術界,甚至國民大眾,則更應當對自己於國粹藝術的態度自省自問,也應當獻出自己的努力。我們應該讓《買猴兒》與何遲曾經的遭遇和悲劇不再重演;讓文明開化、思想啟蒙的道路永不斷絕,這是歷史賦予國人永恆的文化理想和使命。

 2011年歲末,記者曾經在香港文化中心專訪過日本著名的太鼓表演大師林英哲。他告訴記者,太鼓是古代從中國傳入日本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進入日本之後,又與日本傳統的祭祀相結合,形成了如今的日本太鼓。林英哲在那次訪問中講解了他在香港演出的一部作品——《澪之蓮》。這部作品講述的是一個日本人在二十世紀初居留朝鮮半島生活的故事——雖然那個時代,日韓因為殖民、吞併問題而對立,但這個大時代中的日本人,卻用自己的方式講述在韓國生活的點點滴滴,身後也葬在了韓國。林英哲說,太鼓的節奏是超越國界的,韻律也是超越種族的。這就是文化與藝術的友愛與魅力。

 回看十九世紀,日本思想家岡千仞與中國的「嶺南才子」黃遵憲曾有過深厚的友誼與合作。當清廷派出的憲政考察大臣抵達日本時,伊藤博文向他們推薦的法學人才,竟然是顛沛流離的梁啟超。因而,文化藝術思想的交融,不能夠成為專美於前的回憶。共同追求開化革新、人類普世文明的精神與願望,曾讓兩國民間走得如此之近。俳句的優美,漢詩的韻律,相聲的快樂,落語的嬉笑,都是從遠古、中古、近代直至今日所形成的文明財富。這些,都是友愛的象徵。一衣帶水、同文同源,國人可以,也應當找到更多的理由去善待、珍視、發掘我們與東鄰日本之間能夠分享、共有的文化瑰麗與資源。回看小野梓的「三國連帶」思想,則在文化與藝術上,這確實是能夠形成合力與新文明的一種暢想與希望。戶張東夫了解、熟悉、熱愛中國的相聲與文化;他堅信笑聲無國境。那我們自己呢?

相關新聞
笑聲無邊界 歡樂無國境 (2013-09-30) (圖)
記者手記:「文化連帶」的暢想 (2013-09-30)
秦俑背後的人 (2013-09-16) (圖)
理性考古 助解學術問題 (2013-09-16) (圖)
秦俑「朋友」:透過表情與其對話 (2013-09-16) (圖)
尋找被遺忘的抗戰紀念碑 (2013-09-02) (圖)
紀念碑,遊走在歷史的輪迴中 (2013-09-02) (圖)
清代宮廷服飾的歷史探微 (2013-08-31) (圖)
「十二章紋」與政治認同 (2013-08-31) (圖)
記者手記:宮廷服飾背後的懷古 (2013-08-31) (圖)
印畫中的家庭、倫理與信仰 「闔家平安—館藏中國傳統民間木版畫」展 (2013-08-24) (圖)
版畫與印刷 (2013-08-24) (圖)
墨緣佛事,萬字經塔:萬德法師的文化修行 (2013-08-19) (圖)
汶上寶相寺佛牙 見證滄桑利益眾生 (2013-08-19) (圖)
「這不是藝術,而是沉甸甸的歷史」 (2013-08-14) (圖)
記者手記:勝利日的文化警醒 (2013-08-14) (圖)
乾陵大猜想:追隨唐代人的精神和夢想 (2013-08-05) (圖)
唐陵典範 「露天石雕博物館」 (2013-08-05) (圖)
無字碑之謎 (2013-08-05) (圖)
六十一蕃臣像無頭之謎 (2013-08-0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