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文樓課堂上煮咖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0-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這書可見文樓的藝術理念。作者提供圖片

黃仲鳴

 初識文樓這名字,應當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區區正當年少,乃在《盤古》雜誌上得識,便知其人是美術家、雕塑家。直到最近,始得睹真顏,果是一派藝術家風範,謙謙之風,溫文爾雅之貌,未聞其言,已為心折。

 文樓居於沙田山上村屋。登二樓,啟功書法便現眼前:「自得山中趣,誰論世俗名。」這正是文樓方今的寫照。告辭之際,文樓為區區題一聯:

 早年裁高節

 歲晚不勝寒

 聯中所述,尤其是「歲晚」一句,豈非與啟功所言有所矛盾?所謂「不勝寒」,指的是坊間的流言蜚語,故有「不勝寒」之感?幸文樓豁達,亦當清風繞身,半隱為活,甘於孤獨,自得其趣。世事俗事,還理他什麼!以他現時在香港美術界的聲譽和貢獻,誰可比肩?

 文樓的雕塑作品,被譽為「文人雕塑」。作品屹立於世界各地,不僅在香港、中國內地,還在美國、德國、瑞士、日本、新加坡等公眾場所可見。而在香港、菲律賓、法國、美國、韓國、英國、奧地利、瑞士、北京、台灣等地都曾展出他的作品;分別獲得為美國紐約國家美術設計學院金牌獎、中國第六屆全國美展特別獎,和日本大阪博覽會「香港館」製作獎。在這領域,堪稱無人可代替。他並提出「香港學派」之說:

 「香港學派的創作與理念,在作品表面觀看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西方媒介的形式,有類似西方現代藝術的形式,但這些作品的思想內容已融入傳統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因素。(二)是傳統中國藝術作為媒介與形式,有類似近代的『現代水墨』的形式,但是那些中國藝術的形式或內涵由藝術家賦予一種西方的精神。」

 不過,最為我稱羨的還是他那一套教學之法。他在中央美院任教時,有人問他如何授業,他說:「我頭天上課,是教學生如何煮咖啡。」乍聽之下,不禁一怔。但不說不知,文樓還是個烹調家,在課堂上煮咖啡,借此與學生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係,在咖啡香味的氣氛中,開始了有關藝術、人生的討論。他還說:「我常以普通的食材用不同的手法進行嘗試,領略將中西餐的做法,進行調配和配合而產生的奇特效果。」

 我想,中西餐融合,正如他將西方的藝術、技術、和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相融在一起,創作出「奇特效果」的作品。

 文樓不單從事美術,還寫美術評論。他認為:「藝術有創作,有鑑賞,就有理論的研究。一般來說,藝術評論者往往不涉及從事藝術創作。而藝術家則甚少願意執筆評述或推介藝術。推介藝術作品,解釋藝術作品,批評藝術作品,古今中外藝術作品的比較等等,都是藝術交流活動之主要工作。面對的工作我實在沒有辦法逃避。」多年累積,二○○六年,四川美術出版社便為他出了一部:《藝苑隨想錄》,圖文並茂,雖云「隨想」,卻有不少是他的真知灼見。

相關新聞
百家廊:月光下的金雞湖 (2013-10-15)
翠袖乾坤:坐郵輪 (2013-10-15)
海闊天空:游走高加索 (2013-10-15)
琴台客聚:文樓課堂上煮咖啡 (2013-10-15) (圖)
杜亦有道:生命兩次一額汗 (2013-10-15)
思旋天地:順者留,逆者亡 (2013-10-15)
淑梅足跡:迪拜飆沙之旅 (2013-10-15)
百家廊:中庸之道 (2013-10-14)
翠袖乾坤:不閱讀的中國人 (2013-10-14)
跳出框框:棺材的香味 (2013-10-14)
琴台客聚:悔其少作考第一 (2013-10-14)
生活語絲:「左撇子」 (2013-10-14)
思旋天地:政經風雲變幻 (2013-10-14)
網人網事:棄私轉公 (2013-10-14)
此山中:高寧 (2013-10-11)
演藝蝶影:佛蘭明高中的美狄亞 (2013-10-11)
杜亦有道:四大美人各有一命 (2013-10-11)
琴台客聚:眼鏡總是有故事 (2013-10-11)
古今談:高速鐵路改變了中國 (2013-10-11)
翠袖乾坤:「熱血」與「著迷」 (2013-10-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