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旋
人生在世總有煩惱事。可不是嗎?有錢也煩,無錢也煩。若然,不知足必有煩惱事。低息甚至是零息的日子已有一段長時間了,那些長者靠息養老者可真慘哉,只能是「食老本」而無入息。若然是「鬥長命」的話,當下長壽者多,老本吃光了,人還活生生的,那就要向天長嘆一聲「何以為生了」?
陳太是退休人士,偶然也玩玩股票消磨時間。她坦言年紀大了,玩股票再不能像年輕時「夠勇」蝕了也不怕,有時間可以搏回來。年紀大了,往後的日子不多,無緣更無膽去搏了。又或者夠膽者想去搏,然而,可供投資而又利潤強的投資工具,可不多見。尤其是在內地。投資有風險,入市時得要了解清楚。否則,出了事時,輸打贏要,年前「雷曼」事件慘痛教訓要謹記。衍生工具風險尤大。
近年,人民幣不斷被看好,人民幣產品同受歡迎。香港成為中央的境外人民幣結算中心,人民幣彩池相應是大了,惟始終相較於內地而言,當然太少了。所以,香港行政長官以及財經官員積極向中央爭取放寬港人兌換人民幣上限,好讓香港人民幣市場有更活躍的條件,香港更可從人民幣值改革中成果共享。其實,港交所在年前已有人民幣計價的上市股票,可惜,多時以來活躍不起來,那就是因為結算麻煩,換來又換去,賺了也不夠使費。
曾經有段日子。港人特別是姨媽姑姐很喜歡炒貨幣,某銀行每到開市時,幾乎是婦女會坐鎮。每每賺的只求蠅頭小利夠買餸錢便可。後來齊齊轉炒股票,中途幾次遇上股災,損手了的大嬸,現時已少了群體活動了。甚至炒樓也免問。無得炒。
幸好,中央來港發行人民幣國債,利息高又穩妥。最近發行三十億元二○一五年到期的固定利率國債,人民幣一萬元面額,不記名形式發行,公司名義不能申請。由於中央誠信及信譽備受港人信賴,大受歡迎之至。可惜發行額數太少了,不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