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止戈為武:不斷增長的「中國擔當」


妮爾硯 軍事評論員

 就在中國和日本、美國、韓國及台灣地區等「四國五方」為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而展開「文攻武衛」、攻防效果難分高低時,解放軍的涉外軍事活動又有了新的進展。據解放軍報報道,12月初,由瀋陽軍區第16集團軍某工兵團、步兵團為主組建的中國首批赴馬里維和部隊先遣隊135名官兵,已從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起程,踏上了赴西非國家維和的新征程。中國維和專家認為,由於這支維和部隊中首次包括作戰分隊,從而實現了中國派出維和分隊類型的新拓展,這是中國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有境外媒體臆測,中國此舉或與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及獲取自然資源有關。

 北京獨立軍事觀察家指出,中國按照《聯合國憲章》要求和維和任務需求,首次派出作戰部隊參加維和行動,說明中國的維和水平明顯提升,解放軍已經具備了全面完成維和任務的行動能力,展示的擔當正在與其大國地位相匹配。作為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不僅能分享中國改革發展給世界帶來的紅利,而且也要適應中國發展特別是軍力相應發展給自己帶來的不適和不爽。

能力擔當相得益彰

 一是維和與維安同擔。據了解,新組建的中國首批赴馬里維和部隊共有395名官兵,包括一支155人的工兵分隊、一支170人的警衛分隊和一支70人的醫療分隊,此次出發的是這支部隊的先遣隊。筆者注意到,這是中國第一次向聯合國維和任務派出作戰部隊,也是維和部隊從組成形式和人員佔比上發生的一次較大變化。自1990年4月以來,中國已派出2萬餘人次官兵參加維和行動,但多以工兵分隊、醫療分隊和民事警察形式派出,執行的主要是與工程建設和當地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支援保障任務,警衛任務大多由其他國家的作戰部隊共同完成。這雖然顯示了中國慎重的態度,但也帶來主要工作職能受到影響包括自身安全難以保證等問題,中國已有9名官兵犧牲在維和一線。尤其是此次在馬里維和,當地局勢較為複雜,安全環境最為惡劣,警衛分隊的配置派出,會對當地武裝勢力產生震懾作用,能有效保證維和任務的順利完成和維和部隊的自身安全。

 二是責任和行動同隨。觀察家指出,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中國此次派出作戰分隊參加維和,不僅彰顯中國參與維和的部隊建制更加完整和齊備,具備了在一個地區獨立執行多樣化、全面性和高風險維和任務的行動能力,也有助於培養一支更熟悉維和規則、參與執行任務更全面的專業部隊,有利於中國更好地承擔作為世界大國的責任。回顧中國參加聯合國維和的歷程,不難發現,其自身也經歷了有限參與到部分參與再到全面參與的角色轉換,對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和「拒絕用外來軍事力量解決國內衝突」的外交原則也有認知上的深化和行動上的拓展。分析家強調,中國向國外派遣有作戰分隊參加的維和部隊,執行的仍然是非戰爭軍事行動,這與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沒有一毛錢的關係。過去曾有人指責中國維和只派遣支援保障部隊,是在規避責任和風險,中國此番向馬里派出作戰安全分隊,用事實說明了履行聯合國賦予的國際義務和常任理事國的責任,中國是願擔當、能擔當和敢擔當。

相關新聞
解惑篇:應當建立行政長官述職制度 (2013-12-18)
廿四味:戴耀廷的「招供狀」 (2013-12-18)
破壞了法治 民主誤入歧途 (2013-12-18)
管見集:堅持均衡參與 選出符基本法要求特首 (2013-12-18)
西方走廊:安倍「催熟」東海防空識別區 (2013-12-18)
止戈為武:不斷增長的「中國擔當」 (2013-12-18)
揭穿反對派欺世惑眾的普選話語體系 (2013-12-17) (圖)
廿四味:戴耀廷製造「太上皇」 (2013-12-17)
志強時評:盤點2013年中國熱詞的啟示 (2013-12-17)
反對派橫生枝節 只會搞砸特首普選 (2013-12-17)
李卓人「生財有道」 (2013-12-17)
政經多面體:樓市辣招應持續實施 (2013-12-17)
勿忘國恥 齊抗外患 (2013-12-17)
每周輿論動向:黃毓民「掟汽油彈論」引發眾怒 糾纏「公民提名」只會扼殺普選 (2013-12-16)
廿四味:「賣港」帽子飛 亂港賣高價 (2013-12-16)
討論普選方案 須有「底線思維」 (2013-12-16)
自留地:有商有量談普選 是福是輸看港人 (2013-12-16)
曼德拉的中國情結 (2013-12-16)
東張西望: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另一思路 (2013-12-16)
「公民提名」無法理依據 社會不應捨本逐末 (2013-12-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