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清
前不久(2013年9月2日),在美國芝加哥仙逝的制度經濟學大師、諾貝爾經濟學獎(1991年)得主科斯教授生前(2011年12月)曾經尖銳地指出,缺乏思想市場是中國經濟險象叢生的根源。科斯在與王寧教授(執教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著的《變革中國》一書中,也特別談到了中國正是因為缺乏自由的思想市場直接導致了科技創新乏力。
科斯的坦率批評,毫無疑問是需要我們今天的執政者和民眾做深入反省的。但是,我個人也很願意說一說問題的另一方面。眾所周知,中國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僅用了30幾年的時間,不僅經濟迅猛崛起,而且人民福祉也有了顯著的提升。中國崛起就是因為執政黨和政府勇敢擺脫了僵化封閉的計劃體制,在一定程度上放鬆了對經濟的過度管制,讓市場經濟有了長足發展的空間,交還給企業和公民一部分自由權利,進而為中國社會提供了進步的動力。
經濟改革必然伴隨著思想的解放,沒有思想的解放,經濟改革每前進一步都是不可想像的。回想我們70年代末的改革起步,如果沒有之前思想理論界發動的「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又怎麼可能有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工作重心」向經濟領域「轉移」呢?90年代之後,有關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如果沒有鄧小平南方談話所引發的第二次思想解放,同樣也是不可能實現的。進入新世紀後,中國經濟全面崛起、國力迅速增強,在我看來,既是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有賴於我們思想市場的不斷發育。
可以確信的是,中國思想市場發育的春天已經越來越近了!這是因為我們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互聯網時代。偉大的互聯網極大地改變了世界(地球正變成地球村)、改變了社會(走向開放民主),更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網絡成為工作生活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在2001年9月11日,美國世貿大樓遭遇恐怖襲擊,博客成為了重要信息來源。從此,博客正式步入了世界主流社會的視野。2005年,國內各大門戶網站,如新浪、搜狐等紛紛加入了博客陣營。特別是新浪博客,由於其在較短時間內網羅了中國最優秀的學者、作者、明星開博,而迅速崛起,成為了中國大陸最主流的博客網站。
由於博客具有「自媒體」的特點,她可以讓每一個人都有條件成為思想者、表達者、傳播者;同時讓那些寶貴的、有價值的思想觀點,在自由討論中、自由爭鳴中、自由傳播中走入民眾的心田。在博客出現前,人們只能在傳統媒體上(報紙、圖書、電台、電視)表達思想、闡述觀點—不僅常常受到審查的限制,傳播範圍也是有限的,更不可能即時傳播,而且還只能是少數社會精英才有機會。博客則徹底打破了傳統媒體的藩籬與弊端,真正把言論自由、思想自由的權利交還給了普羅大眾。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剛剛走向民主開放的國家,很顯然互聯網博客責無旁貸地成為了我們思想市場最重要的策源地之一。
中央編譯出版社一向以「思想文化的擺渡者—在東西方之間」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在即將迎來建社20周年之際,非常榮幸與新浪網親密聯手合作出版這套「此間中國—新浪博客八年文章精選」。分享,是互聯網的本質,也是出版的本質。現在我們有機會與讀者朋友們一起分享好思想、好文章、好文字、好意境,是一件多麼快樂而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