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振 資深評論員
和美國垂涎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一樣,西方發達國家近期將目光瞄準中國的龐大智力財富。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披露,中國受理的專利申請量已經連續兩年超越美國,成為申請量最多的國家,估計2013年仍然穩居首位。專利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指標,專利申請量大,顯示一個國家的未來創新產品有更強的競爭力,出口貿易和外匯收入均會因此而快速增長。美國等西方國家過去一直在享受專利帶來的巨大甜頭,中國龐大專利自然成為西方發達國情報機構的瞄準目標。諸多證據顯示,龐大智力財富已引起發達國的垂涎。
近百年來,美國的專利申請一直遙遙領先於世界各國,數量甚至比全球所有其它國家的總和還要多。美國入侵阿、伊等國後,戰爭耗費巨大財力,使投入研究機關的資金持續下降,專利申請也出現逐年下滑趨勢。2010年,美國的申請專利量雖然仍是世界第一,但數量已萎縮至僅佔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綜合國力迅速提高,專利申請量也「水漲船高」。今天的「井噴式」專利,明天就可能轉化出新的極具競爭力的商品,繼而提高綜合國力,競爭力強的商品可通過貿易轉化成巨大財富。
西方科技間諜蠢蠢欲動
中國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不僅讓全球科技界矚目,也刺激了西方國家的「敏感」神經,相關間諜組織也隨之蠢蠢欲動。大量的事實顯示,西方黑手正通過與我國科研機關交流合作的時機,採用包括資金投入、儀器贈送、合作研究等方式,想方設法搜集中國的科技情報、截獲通訊信息、竊取研究成果。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科研機關與外國的交流和合作越來越多。在這個過程中,相關人員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嚴格按照國家的保密規定,防範西方黑手,確保寶貴智力資源不會落入他人手中。
中國研究機關近年因洩密而違紀、違法,被處分甚至入獄的科研人員持續呈上升趨勢,原因之一是專利發明基數越來越大,西方黑手竊密手段越來越現代化,漫長的「戰線」變得防不勝防。科研人員的保密意識差,負責管理這一方面的領導,在宣傳、教育和督促的環節做得不夠也是其中原因。不少從事保密研究工作的科學家,如果意識不到資料的寶貴,就可能因為身邊黑手做手腳,洩了密還不知道。部分科研部人員到公安介入調查,或者受到處分、法辦之時,才後悔莫及。說明提高科研人員的保密意識已經刻不容緩。
美撥巨資培養科技間諜
在中國每年超過60萬件發明專利申請中,60%以上都與國防軍事密切相關。上世紀80年代研究的「高能激光」等研究成果已經被引用到「反衛星」、「激光致盲」等尖端武器領域,大大提高解放軍的作戰能力,當然亦受到西方國家的高度「興趣和關注」。某高校參與激光研究的教授在參加國際高技術產品展覽會時,就曾引起日本「專家」的濃厚興趣,經不起旁敲側擊、啟發引誘、阿諛奉承,最後讓教授像喝了迷魂藥而飄飄然,毫無警惕、滔滔不絕對日本「學者」作起「講座」,洩漏了國家重要機密,也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西方對華科技、專利發明的竊取活動,手段先進、花樣百出,且不顧一切後果。部分黑手名義上是與研究機關合作,目的是竊取秘密。他們曾在贊助的先進儀器裡面安裝了竊密器;中國從西方購入的民用客機上,也曾經發現被安裝了令人難以發覺的竊聽裝置;中國至美洲橫跨太平洋的光纜被安裝「竊聽器」等駭人聽聞的例子。2007年,中國成功利用導彈擊毀試驗衛星,在西方世界引起強烈震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仍然撥出巨資,培養科技間諜組織和人員「到中國訪問和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