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顧繡《虞美人圖》 網上圖片
馮 磊
有朋友送來幾粒種子,對我說「你肯定喜歡」。我問了,知道是虞美人花,突然來了興致。於是搜羅種花的資料,準備花盆、肥、土,然後依葫蘆畫瓢、有樣學樣地忙碌一番。
十多天後的一個早晨,我正在洗漱,突然發現花盆裡長出了幾根細絲一樣的東西。沒過幾天,就變成了豆苗似的濃郁一片了。這花(確切地說,這時還是草)嬌弱,讓人看了頓生憐愛之心。
頗有一段時間了,這花還沒有出現怒放的跡象。我猜測,這弱小的苗兒或許根本不會出現甚麼盛大的氣象,於是上網去搜,看到很多虞美人盛開的樣子。我承認,自己瞬間就被震住了。
這是纖弱的一種小草,最多算得上是一種小苗兒。它的莖幾乎可以用「瘦」來形容,讓人聯想到瘦弱的書生,果然是肩不能擔擔、手不能提籃的那一種。但是,這種「瘦」,絲毫沒有影響它的盛開及鋪天蓋地的施展,絲毫沒有影響它的好顏色。
我把在網上找到的幾幅盛開着的虞美人圖用彩色打印機打印下來,貼在對面的牆上。有時亂忙一陣,偶有閒暇,抬頭看到它,心裡就有一些滋潤和溫暖。
虞美人的開花,是一種有些誇張的湧動,不,或者用「騷動」會更好一些。它就像一個詩人,心裡鬱結多年的念頭,一心想要發洩出來。終於有一天,或者是早晨,或者是暗夜,他的靈感不期而至,於是起床,研墨,摸筆,一氣呵成。
這花的開放就是如此。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如此嬌弱的一痕莖,上面竟然頂着朵碩大艷麗的花朵。尤其是當你步入某塊花田,突然發現周遭都是這樣一些白色或者紅色的花朵。那其實是一股艷麗的溪流。
我突然明白了,為甚麼它會贏得眾人的喜愛。它的弱勢,其實就是它的長處。這是一種能夠突然給人意外驚喜的一種花,是那種嬌小到不值一提的小角色,卻又可以突然拚盡全力、突然爆發。它的柔弱,常讓將軍落淚、壯士憐惜、書生歎惋。
想當初霸王項羽被十面埋伏,山窮水盡之際,虞姬自殺。她的壯烈,成了二十四史中的一抹殷紅。傳說,虞姬死後,她的墓上長出了一種草。其葉子對生,莖軟葉長,無風自動,似美人翩翩起舞,嬌媚可愛。這,就是虞美人。
李煜是個真正懂花的人。他的南唐帝國之舟,在風雨飄搖中漸漸沉沒。夜幕如鐵,新月獨上西樓。推開窗子,落魄的帝王懷想早年的紙醉金迷與風花雪月。他的感慨、猶豫、無奈和悲傷,就像一路秋雨,淅淅瀝瀝留給了後人。
李煜看慣了美人歌舞。那些柔弱的女子,在朝堂上舞出絢麗的好顏色。她們就像是盛開的花朵,妖嬈奪目。被奪了帝位的李煜也是一朵虞美人,雖然尚有一紙虛銜,骨子裡其實是個被監視的異己。他的未來,他自己也可以想像。
若要我說自己的感受,我直覺虞美人兼具中國傳統美女的各種神韻。它淡雅素潔,同時也不乏濃烈艷美元素。或者說,濃烈艷美就是它最大的特色。它整體纖弱,盛開時嶄露的卻是生命中極其艷媚的特色,堪稱花中的妙人兒。它是神秘的,又是熱烈的;它是渺小的,又是不可忽略的。
我也喜歡這種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