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富達證券(香港)業務部副總經理 林振輝
近日,中國央行宣佈,從2014年4月25日起將下調縣域農村商業銀行(農商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同時下調縣域農村合作銀行(農合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初步估算,這次定向降準將會釋放約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資金量,力度相當大。不過,這次定向降準旨在扶持「三農」(農村、農業、農民)發展的目的非常明確,惟對整體經濟影響不大,不可視為內地貨幣政策已經發生轉變。
降準有助「三農」發展
平心而論,這次降準幅度相當大。調整後縣域農商行和農合行分別執行16%和14%的準備金率,其中一定比例存款投放當地考核達標的縣域農商行和農合行可以執行15%和13%的準備金率。現時農村金融機構的市佔率大概為13%,若全面降準2個百分點可以釋放超過2,500億元。不過這次降準只限於縣域,釋放金額也只有1,000億元左右,考慮到內地龐大的農村人口,降準釋放資金規模有限。
明顯地,這次定向降準是為了支持「三農」發展,而非貨幣政策鬆動。早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示,要確定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措施,引導加大涉農資金的投放。定向降準是落實這個目標的措施。由於中國農村人口眾多,但農業方面的資金支持較少,農業一直發展緩慢。現在增加「三農」方面的資金投放,一方面可以提高農民收入及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令一方面也可以推動農村金融的發展,為新型城鎮化鋪路,一舉兩得。
經濟下行 寬鬆機會大
踏入2014年,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大增。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2.8萬億元,同比增長7.4%,略低於7.5%的增長目標。與此同時,今年頭兩個月,銀行業新增不良貸款已經達到600多億元,對比去年全年新增不良貸款只有大概1,000億元。另外,近日公佈的滙豐中國4月製造業PMI初值微弱反彈至48.3,連續四個月低於50,表明內地中小企業仍處於收縮狀態。1-3月中國官方製造業PMI也只維持50-50.5之間,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擴張程度逐漸收窄。
在內需和出口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市場普遍憧憬內地央行會採取貨幣寬鬆政策來拉動投資,以保證GDP7.5%的增長目標。儘管這次定向降準不能說明接下來貨幣政策會否轉向全面寬鬆,但確實已經定向寬鬆了。筆者預期,若第二季度內地GDP增長仍然低於7.5%,不排除央行會採取全面降準等寬鬆政策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