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宏投資研究部環球市場高級分析員 葉澤恒
筆者自在貴報執筆以來,寫了不下數次日本股市及經濟情況。但筆者的感覺,由去年的期望,變為今日的失望。去年,安倍經濟學成為投資界的一時熱話,主要是因為安倍的經濟政策,的確令日本經濟明顯有起色。但有兩大問題,包括貿易情況持續惡化和債務高企,安倍仍未能夠解決。
若有修讀經濟學的讀者,應該對以下的經濟學公式不會陌生。經常賬是由貿易及資本流向的情況所造成。受到進口能源成本持續上升,以及上調銷售稅前消費者大舉消費的影響,令日本3月經常賬盈餘由去年同期的12.8萬億日圓,大幅收窄至1,164億日圓。截至今年3月底的財政年度,盈餘更低見7,899億日圓,是1985年有統計以來最低水平。
圓匯貶值未能刺激出口
當中要留意的是,3月份進口再急升23%,而出口只增加6.2%。這反映日圓貶值,不但未能刺激當地出口,更由於自2011年大地震令日本關閉全國核電廠,令當地進口能源需求有增無減。上調銷售稅亦令日本消費者在加稅前,購買大量耐用品,刺激進口需求大幅增加。撇除上調銷售稅的因素,日本的貿易情況已經與以往大有不同,故日圓再貶值對日本貿易情況的影響,可能只會變得更壞。
債務佔GDP升至2.3倍
至於日本債務情況,更令投資者感到憂慮。當地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率已升至230%左右水平,是主要已發展國家中最高,已為日本的債務情況響起警號。日本政府自4月起上調銷售稅,主要是希望增加政府的收入。惟根據以往的經驗,在上調銷售稅後,當地經濟將無可避免出現衰退的情況。況且,政府為避免出現經濟衰退,故會增加企業的減稅幅度。在這情況下,對日本經濟並沒有幫助。
日本的金融市場情況,近期亦受投資者關注。據日本媒體報道指,日本公債二級市場,由於日本央行持續大手吸納,令日本公債交易大幅減少。據部分分析指,若日本央行將每年購買長期日本公債的金額,由目前的50兆日圓,大幅增加至100兆日圓的話,日本國內銀行持有的日本公債餘額將降至0%。如果這樣的話,將會令購買日本債券的投資者大幅減少。
總括而言,日本央行若要實施量寬,將會令進口物價大幅上升。雖然可以帶動通脹升至2%或以上水平,但這並非健康的現象。但若不推出量寬,將欠缺刺激措施,去推動日本經濟增長。在這情況下,預料日本央行短期將處兩難局面。■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