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鼓樓曾是北京最熱鬧的地方,北京俗語「東單、西四、鼓樓前」,是指這三個地方是老北京人遊樂中心,現在早已經被各大名牌商場替代。尋找鼓樓西劇場,下了地鐵要穿過一條長長的胡同,這胡同有點怪,雜亂的院落住着老北京人,卻偶然會有一座門楣極講究的四合院,和周圍環境不符。走到胡同盡頭,有一座殘破不堪的寺廟,斑剝的木匾上隱約看出寺名「拈花寺」,倒有詩意。再轉過去,是一座非常氣派的青磚灰瓦院落,招牌是西藏駐京辦事處。北京近年冒出許多小劇場,隱藏在不知名的地段,每晚有十幾台戲在上演。第一天到北京,就聽北京劇協的主席說正在上演的《枕頭人》好看,又收到記者朋友發來的《枕頭人》評論,多是讚美。劇本是愛爾蘭作家馬丁麥克多納創作。二○○三年起,首演於倫敦和紐約百老匯,在戲劇界引起巨大轟動,獲得二○○四年英國奧利弗最佳戲劇獎。
轉彎抹角找到鼓樓西劇場,原來這裡是曾經很有名的全國總工會文工團團址。進到劇院大堂,其實很小,坐着些已在等看戲的青年人。票已經全部賣光,連加座都賣滿,好在熱心的朋友給我留了票。拿了票去附近吃了茄子肉丁拉麵,極品烤羊肉串。小店裡的幾桌客人都在催,說是要去看戲,看看錶時間還早呢。等我穩穩當當來到劇場,不大的劇場全坐滿了,最前和最後一排的加座也滿了,只有用最好的票坐在二等位子上,一對晚來的年輕人坐在我腳邊的樓梯上,看完全場。
舞台設計為一個可以旋轉的長方形鐵箱,困鎖的寓意很清楚,惜詩意和迷幻不足。《枕頭人》講述一個作家由於其小說引發兒童虐殺案,從而被審訊及處決的故事。整個作品中暴力與純真交匯,溫情與殘酷並存,傳遞出一種黑色荒誕的氣氛。劇本構思巧妙,台詞精彩,被稱為「高智商話劇」。導演周可認為,這部劇最珍貴的是它豐富的內涵,每個人都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講述,每個人從戲裡得出的結論也不同。編排難度非常大,因為每個演員的理解都不同,會因為對一個故事的不同理解而發生爭執。劇中講述很多故事,一個套一個,大小九個故事,各有寓意,連劇名也是一個故事,信息量固然很大,稍感繁雜,畢竟兩個半小時講不了太多。演員只有四個,小說作家、弱智哥哥、神經質的警探、簡單暴躁的警察。弱智哥哥演得好,高大肥胖的體形,不知是有意增肥還是特型演員,純真中帶着冷酷,讓人又恨又憐;再有是冷心冷面的警探,複雜而冷血,奸詐、疑心、內斂、內在的狠毒,展現得很多維;飾演主角作家的是一位在美國學過表演的演員,表情細膩表演自然,但缺少些個性,也許是劇本的問題,一部戲的主角是最難寫精彩的,據說他也會飾演警探一角,可能覺得這個角色更過癮些。
在北京經營私人劇團不容易,雖然票價不低,但多數賺不到錢,全憑熱情和毅力,《枕頭人》能有這麼多觀眾捧場,場場滿座,製作人應該欣慰,為他們高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