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電視畫面上見到胡志明市統一宮反華示威的場面,不勝唏噓!數月前我們在越南旅遊,就在統一宮的坦克前,擺了「北越攻進南越」的甫士。戰爭的悲壯,華僑的苦難,在導遊口中,湮遠的故事,還是令人動容。想不到,遠去的苦難,一下子又回到眼前。
越南歷次的戰亂,令華僑受盡苦頭。上世紀北越統一南越,當時居住在峴港附近的叔伯輩,為了避免清洗,將畢生積蓄換成黃金,全家乘船出走,可是在北部灣遇上風浪,只能在廣東登陸,獲安置在華僑農場。叔伯本來懂得開貨車,華僑農場出於照顧,特別為他安排貨車司機的職務。當時司機與廚師是內地吃香的職業,但他卻對我們訴苦,覺得解放牌大貨車又重又笨,每次跑長途都睡不好,吃不下。兩年後,這位叔伯捱不住了,全家混在其他難民群中,再次逃來香港,在難民營中住了幾個月,最後經甄別「難民身份」到美國去了。
人在旅途,與越南順化的華僑德哥談了很多。這位華僑年輕的時候,為了擺脫陌生的政權,選擇了外逃人生。可是命運弄人,每次出海不是壞船就是遇上風浪,或又是被公安截回。外逃次數連他自己也記不清了,最初還用美金或金條支付偷渡費,最後一次,父母把屋也賣了資助他,還是不能成功,只好認命望洋興嘆。這次反華潮,會不會連累這位屢逃屢敗的可憐人呢?
在觀賞元旦煙花途中,遇上另一位華僑陳兄。陳兄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逃到香港,當時並獲得行街紙在本港一間球會打工,按理可以在香港居住下去。後來越南當局也逐步開放,發展經濟,陳兄帶着憧憬回越南發展,過上好日子。想不到好景不常,反華潮又來,未知他是否又要再外逃?
叔伯、德哥及陳兄的遭遇,都有一曲越南亂世的悲歌。那年代海外華僑多麽希望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作為他們的後盾,作為他們的保護傘。然而,今天中國強大了,越南華僑還是要面對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