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D尚乘財富策劃董事兼行政總裁 曾慶璘
歐元區經濟增長持續,第一季GDP增長為0.2%與上季持平,但低於市場預期的0.4%。區內各國增長不均,德國繼續成增長動力火車頭,錄得0.8%增長,西班牙亦升至0.2%勝預期,然而法國及意大利均出現收縮。這顯示歐洲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歐元區三大國之二的法國及意大利經濟還未企穩,單靠德國不足以支撐整個歐元區增長持續向上。
其中一個經濟增長絆腳石為持續低企的通脹率。4月份通脹率為0.7%,已是連續第7個月低於1%,距離官方目標通脹率2%甚遠。造成低通脹局面,主要由於歐洲過去幾年經歷了債務危機,企業與政府不斷去槓桿化,而長期高企的失業率亦導致消費需求不足。加上近年歐洲經濟數據向好,及烏克蘭局勢持續緊張亦引發資金從東歐流入歐元區,令歐元走強,加速通脹下跌。
恐消費及投資收縮
持續低通脹令市場憂慮通縮危機的來臨,尤其對經濟剛復甦但仍債台高築的歐洲來說,通縮可能比通脹更可怕。通縮會使實質利率上升,不但加重歐洲政府及企業的債務負擔,更會令區內消費及投資收縮,對企業營利及經濟增長極為不利。
因此,持續的低通脹為歐洲經濟再陷入衰退帶來預警。歐洲央行為應對通縮危機,數月來多番發表言論指利率可能會進一步下調,以及仍會考慮實施量化寬鬆(QE)。近期報導指,歐洲央行執委普雷特有意在6月5日政策會議上,建議將主要再融資利率下調0.1%至0.15%,及將銀行存款利率降至負值。而市場預料央行會同時實行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或購買資產擔保證券(ABS)來促進中小企業貸款。
減息預期逐步升溫
基於現在歐元區經濟正在復甦,而利率又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推行大規模的QE或許並非必要。相反,用下調利率及針對性的寬鬆政策來抵抗低通脹應是首要考慮。以近期經濟數據及歐洲央行官員的言論來看,減息預期續漸升溫,而即將在5月底公佈的通脹數據將成為關鍵,有助進一步確認歐洲央行會否在6月放寬貨幣政策。從投資者角度來看,筆者當然希望5月通脹率維持不變,甚至有所下降,以迫使歐洲央行盡快作出相應對策。展望下半年,筆者仍看好歐洲市場,預料放寬貨幣政策有助支持股票和債券價格持續向上。■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