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富金融策略師 黎智凱
5月14日,中國政府網發佈消息稱,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已獲國務院批覆。該聯席會議由發改委牽頭,包括中央編辦、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21個部門和單位組成,將在國務院領導下,統籌協調做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各項工作。
為此,備受關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了新進展。在筆者看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關勞權、產權制度改革、政府轉型,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行政、資源等等各個方面,任務是艱難的,到底是否能夠取得實質的進展,還是值得期待的。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到2020年中國的GDP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都要翻一番。靠什麼來實現這個目標?在過去的六年,中國的增長率下降了接近一半,從2007年同比經濟增速超過14%的峰值降到2013年的7.7%,同時增速連續3年放緩,且創下14年以來的新低。
筆者相信,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給出答案:改革。是的,改革!那到底該怎樣改革,改革的突破口又在哪裡?中國經濟面臨的結構失衡──嚴重依賴投資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由國有企業佔主導地位,銀行貸款提供資金,而今資金問題已經出現。
金融業改革勢在必行
在筆者看來,中國股市表現很差經常被指是由在股市上過度融資造成的。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到明年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相比2008年將增長近14萬億美元。這相當於在五年內複製了美國整個商業銀行業。從這點上來看,金融業改革勢在必行,信貸激增的局面必須要結束。
收入分配改革重中之重
與此同時,居民人均收入問題也待解決。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到2020年中國的GDP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都要翻一番。這個翻一番是否除掉通貨膨脹。有數據表明,中國工人的平均工資標準這幾年也有不小的增幅,但是實際工資的增速遠趕不上物價大幅上漲的速度。
筆者認為,當下首先要解決的是收入分配問題。收入分配不公直接影響到消費。而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動力」。相關數據表明,消費屬於穩定變量,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繼續提高。在中國GDP的支出結構中,過去10年中內需的比重平均在97%左右。從這點上來說,解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當下經濟改革重之重。■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