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全真教在民間的話題幾乎都是由金庸小說賦予的。在武俠小說的描畫中,全真教的武功是武林正宗,卻未曾做過任何一部小說的主角。每逢全真弟子與人比武,看客們期待着天茈_斗陣大顯神威的時候,金庸先生往往筆鋒一轉,「奈何全真弟子資質平庸,未得本門武功精髓」云云,於是在英雄輩出的武俠世界裡,全真道士僅僅充當了配角。不僅如此,全真道士似乎也沒給人們留下過好印象,楊過稱他們「臭道士」、本門周伯通稱他們「牛鼻子」,更不用提尹志平乘人之危玷污小龍女的情節給這一門派蒙上的假仁假義的污點。(金庸小說情節,未必與事實相符。)
鮮為人知的是,全真教是道家的一脈。重陽子來自陝西終南山,但是全真教的真正創建乃是在山東。小說裡全真七子以及尹志平在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且都為山東人。魯迅先生曾指出「中國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但是在齊魯大地上,道教尤其是全真教卻湮沒在孔孟故里、儒學發源地的光環中。加之金庸小說的廣泛影響,歷史上全真道士的真實形象大多被誤讀了。
文:香港文匯報山東辦事處 實習記者 郜男
圖片:本報山東傳真
1148年正月十九日,邱處機生於登州棲霞縣賓都里(今山東棲霞市)。幼時家貧,但天資聰穎、器宇不凡。19歲投入王重陽門下,重陽子為其訓名處機,道號長春子,入教遲於馬鈺。邱處機是全真七子中年紀最小,卻享年最高的一位。他在重陽祖師的基礎上,開壇弘道,創立了龍門派。全真教至今仍以龍門派為盛。
《射鵰英雄傳》開篇裡邱處機曾這樣形容自己:貧道平生所學,稍足自慰的只有三件。第一是醫道,煉丹不成,於藥石倒因此所知不少。第二是做幾首歪詩,第三才是這幾手三腳貓的武藝。且不論小說描寫中虛構誇大的成分,金庸先生這一段描寫還是基本尊重史實的。
衛生之道,非長生不老藥
道家最為神秘之處莫過於煉製仙丹、練就長生不老之術。歷史上道教受統治者重視,除了其信徒眾多、勢力不可小覷之外,另一重要原因便是歷朝皇帝試圖尋得仙丹,以期長生不老。據史料記載,南宋、金、蒙古都曾派使者徵聘邱處機出山,但他不為所動,都以「天理不允」婉言拒絕。直到121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派侍臣劉仲祿前來召見,待價而沽的邱處機審時度勢,認定與蒙古結交不僅有利於全真教的傳播,也有利於實現他濟世救人的悲心大願,於是才欣然答應了成吉思汗的邀請。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一言止殺」的緣起,《射鵰》篇末也曾有涉及。至於《神雕俠侶》中所塑造的邱處機與郭靖等人聯手抗蒙的民族義士形象,則恰恰與歷史上全真教親蒙古、遠南宋的真實情況截然相反了。
1220年,業已73歲高齡的邱處機帶領十八名弟子踏上了西行覲見之路,這十八人中便有後來全真教的第六代掌教人尹志平,歷史上尹志平可不如小說中寫的那般猥瑣,他一身正氣,乃邱處機的得意高徒。《元史釋老志》記載,成吉思汗向邱處機尋問長生之藥,邱回答:「但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此般勇敢坦率,深得大汗欣賞。又問起統一天下之策時,邱處機對曰:「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殺人。」於是藉機建議成吉思汗少殺戮,敬天愛民。此番會見後,大汗則尊邱處機為國師神仙,賜虎符,敕領全國道教。由是全真教門庭大振。
邱處機時刻踐行着全真教「修仁蘊德,濟貧拔苦,見人患難,常懷拯救之心」的宗旨,不僅做到了匡救時弊,於救治普通人性命上還創製了一套自己獨特的養生之道。他汲取《內經》等理論,寫出了《攝生消息論》這部養生學、醫藥學專著。書中,他提出了人身及其活動應與四時相適應的原則。如是,小說中他稱自己略懂醫道,倒是頗為謙虛了。
醫學領域有個有趣的現象:醫術和武術不能分家。此處的武術,即指醫療體育。神醫華佗創製了「五禽戲」,那麼醫道精湛的長春子「會幾手三腳貓功夫」似乎也不足為怪。香港蓬瀛仙館印行的《邱處機略傳》曾這樣描繪邱處機的武功「邱處機每日靜坐之餘,還習練武功。他經常手托一巨石下山,回來時再托石上山,天長日久,那塊巨石經其長期磨擦,竟成了一個混圓石球。這時處機內力深厚,能以掌發力,讓那石球隨手飛出。至於小石,他能雙手同時發出,擊中數百米以外目標,且百發百中。」此書是北京白雲觀監院的李宇林道長主編,書中難免宗教的神話色彩。囿於史料,我們無從考證邱處機能否「三釘入石」、「奏簫療疾」、「杖擊活樹」,至於「內力深厚」則不可不信,全真道向來以內丹派著稱,講究服氣煉氣、吐納導引、靜坐調息等,與中國傳統的氣功修煉之法一脈相承。非此「性命雙修」,何來強健的身體支撐着他73歲高齡仍能西行萬餘里覲見成吉思汗呢!如此看來,武俠小說中所渲染的武功倒也不全是空穴來風。
豈止如此,邱處機還能寫得一手好詩詞。散落在齊魯大地的全真道遺存上,經常能看到刻有邱處機詩詞的碑刻。《倚天屠龍記》開篇的《無俗念》詠梨花詞便是出自邱處機。
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苞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萬化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瑤台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姑射真人是道家的神仙,據說是小龍女的原型。梨花堆雪,冷月浮光,猶如一團空氣化成的美。恐怕只有心無雜念的詞人才能寫出這般高潔之至。《詞品》讚之「長春,世之所謂仙人也,而詞之清拔如此」。足見邱處機在文學上確有過人之處,而非僅是寫得「幾首歪詩」。
琢玉祖師,流芳千古
北京琉璃廠曾有一座「長春會館」 ,那裡還供奉着長春真人的塑像。何以琢玉人會與道士扯上關係呢?原來,邱處機一直被玉器行業奉為祖師。小說《穆斯林的葬禮》中,傳說當年邱祖用一塊整玉雕出了一把極其精巧的玉壺獻給成吉思汗,深得成吉思汗讚賞,所以後來便被奉為玉器業的祖師。丘祖所製玉器,件件精美,時人都以擁有邱祖製品為榮。
每年正月十九為「燕九節」,即邱祖廟會。民間之廟會,即由此而來。玉器藝人每逢這天都要到白雲觀去拜祖師爺。
巴爾扎克曾說過:文學是莊嚴的謊話。我們固不能指望從小說中讀史,但文學創作之餘,為歷史上的真人正正名還是十分必要的。願不被金庸迷們拍磚,權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