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偉
「佔中」發起人突然表示要提前「佔中」,其實是反映了激進反對派的「逼宮計」發揮了效果。「學聯」、「學民思潮」堅持在七一遊行後發動「佔中」,目的不在於預演,而在於逼戴耀廷等人「落叠」,故意推入世未深的青年參與其中充當炮灰,製造所謂的悲情效應,就是要逼「三子」與溫和派參與提前「佔中」,繼而引爆核彈拉倒普選。主流民意都希望落實普選,激進派不需理會中間民意,但溫和派可以不理會嗎?拉倒政改他們得到什麼?不過是一個破壞普選的駡名。劉慧卿、何俊仁從政這麼多年,為甚麼這樣簡單的道理都不懂,還要跟着叫喊「提前佔中」?
繼「佔中三子」之一的陳健民前日預告,若人大常委會8月作出的政改決定不提「公民提名」及「政黨提名」,屆時可發動「佔中」;之後,另一名發起人朱耀明昨日也指,如果人大常委會8月所作的決定遠離普選國際標準,他們便會發動「佔中」。
「逼宮計」發揮了效果
在「佔中」發動的時間上,兩名發起人的態度突然出現了一百八十度轉變,令人不解。「佔中」一直有明確的行動時間表,要待政府提出政改方案後,再進行所謂「電子公投」,決定是否接納政府方案,如投票結果不接納,「佔中」才會正式發動。即是發動時間理應等到政府正式發表政改方案之後。而「佔中三子」早前還斬釘截鐵地表示,不支持七一遊行提前「佔中」,認為時機未到,應給予時間政府回應云云。為甚麼現在又表示在7、8月就要提前「佔中」?之前商討出來的時間表還算不算數?
「佔中」發起人以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其實是反映了激進派的「逼宮計」發揮了效果。筆者在七一遊行之前,已指出「學聯」、「學民思潮」公然與戴耀廷唱反調,堅持在遊行後發動「佔中」,目的不在於預演,而在於逼戴耀廷等人「落叠」,製造一班青年人參與違法行動被捕的「悲壯」場面。經此一役,「學聯」、「學民思潮」儼然搶奪了反對派的道德高地,接着他們高調表示要提前「佔中」,「三子」以及溫和派如果拒絕,肯定會受到四面圍攻。在形格勢禁之下,唯有任由激進派騎劫綁架,表態支持有關行動。
民主黨中常委張文光也坦言,民主黨突然提出「搶閘佔中」,也與「學聯」、「學民思潮」當晚的「悲壯」表現有關。「學聯」一眾癱瘓中環要道的行動,擺明車馬非法集結,警方依法清場合情合理。但由於激進派故意推入世未深的青年參與其中充當炮灰,一班青年在被捕後張皇失措的表現的確令人不忍,成功製造了所謂悲情效應。
拉倒政改溫和派是大輸家
激進派就是利用人們的惻隱之心,利用青年被捕來製造「道德光環」,繼而以此迫使「三子」和溫和派必須效法青年提前「佔中」,必須聽從激進派指揮,否則就是辜負了青年的「一腔熱血」。最終,「三子」及溫和派都中了這個「逼宮計」,在半推半就之下配合激進派提前「佔中」。可以預期,當「佔中」提前發生,整個行動的時間表和部署都會全盤改變,所謂愛與和平、商討民主都會棄如敝屣,激進派將可全面控制行動,將「佔中」變成打擊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武器,至於落實普選則並非他們所關心。
在激進派的主導下,「佔中」變成了全力破壞普選,要將政改一拍兩散,為此更不惜將「佔中」與違反基本法的「公民提名」方案綑綁起來。但這種立場是反對派的共同立場嗎?主流民意都希望落實普選,不想見到「佔中」爆發,激進派鐵了心要引爆「佔中」核彈,不會得到民意支持。
激進派不需理會中間民意,但溫和派可以不理會嗎?當激進派成功拉倒政改,有了這個「功勞」,下屆立法會選舉將可鞏固其激進票源,梁國雄、黃毓民、陳偉業等人的議席穩如泰山。但民主黨呢?拉倒政改他們得到什麼?不過是一個破壞普選的駡名。屆時溫和派將會陷入兩面不是人的境地,一個沒有立場,不維護市民利益的政黨,泡沫化是必然的結果,最開心的又是誰?劉慧卿、何俊仁從政這麼多年,為甚麼這樣簡單的道理都不懂,還要跟着叫喊「提前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