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驚濤偉岸 向黃埔致敬


放大圖片

■展覽現場

歷時一個月的「驚濤偉岸致敬展」網羅了大陸台灣香港等地民間收藏家及建川博物館的一些藏品或複製件,如黃埔要員高官的公文手跡、日記、書信、橫幅、勳章、畢業證書等。當年陪都重慶王康先生攜幾十位藝術家5年繪製的800米長卷《浩氣長流》,截取丹青黃埔,亦首度大陸展出。

為何是「驚濤偉岸」?展覽的序言中稱:90年前一所軍校橫空出世,從此國勢版圖多了陽剛。這所學校,「親愛精誠」,旨在和平,一出生卻身陷戰爭。不論當年那個黃埔生是在西安還是延安,他只是不惜一死為換一國之安。策展人說,「 『驚濤偉岸致敬展』的組織者是大家一起,受致敬的組織是黃埔軍校和那些歌哭相連的年代。在空曠無邊的時間河流裡,我們在岸上看一川驚濤,驚濤平靜地看着我們,看最難時候的人,如何不難。」

展覽現場進入展廳迎面即是一支巨大的黑色步槍,昭示了「國家的槍,在記憶裡不銹」的理念,展覽時空上劃分三大區域:前傳、抗戰和當今,通過「影像、圖文、實體文物、雕塑裝置、黃埔體驗區、黃埔講堂」等多元素呈現。現場設有專櫃展區,即挑選「個體」進行單櫃展出。著名作家張曉風及父親單櫃,以及陳丹青及祖父單櫃成為展覽一大亮點。張曉風父親為黃埔六期,《你還沒有愛過》是張曉風為黃埔而作的文章,專櫃展出了張父黃埔相關物品和張曉風手書文字。陳丹青與父親也專門展示了陳砥中當年的勳章和書信等。

相關新聞
國家的槍 在記憶裡不銹 致敬黃埔精神 陳丹青父子憶祖父往事 (2014-07-21) (圖)
十集紀錄片 民間視角 敬畏史實 (2014-07-21) (圖)
驚濤偉岸 向黃埔致敬 (2014-07-21) (圖)
「龔砂鍋」:一家七代200年「砂鍋傳奇」 (2014-07-07) (圖)
清流階層帶來的歷史遺恨 (2014-07-07) (圖)
警惕香港「偽本土」文化的氾濫 (2014-06-23) (圖)
「偽本土」文化的表現形式 (2014-06-23) (圖)
真本土:在地化的中華文化詮釋 (2014-06-23) (圖)
香港文化乃中華文化一部分 (2014-06-23) (圖)
齊魯拾遺:被儒家文化淹沒的全真教 (2014-06-09) (圖)
散落在齊魯大地上的全真道遺存 (2014-06-09) (圖)
「黃金十年」暗藏戰爭陰霾 (2014-05-26) (圖)
不可忘卻的中日關係轉折點 (2014-05-26) (圖)
談黃遵憲:外交官典範 (2014-05-26) (圖)
揭開歷史面紗的人(下) (2014-05-12) (圖)
日本人尤愛白瓷 (2014-05-12)
古人如何防盜墓 (2014-05-12) (圖)
張守中研究員:將一生研究捐獻國家 (2014-05-12)
四堡雕版:古時獨佔江南 今日唯一留存 (2014-05-12) (圖)
揭開歷史面紗的人(上) (2014-04-2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