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 拉
旅遊巴士停下,望向窗口,是交通燈轉紅,再看路牌,世紀大道,青b綠樹佇立兩旁,矮矮的鐵遮欄懸茪@排布條,《文明晉江》《地球只有一個》《文明交通,安全出行》在風中以飄舞的歡愉姿態迎接東南亞華文作家。
猶豫,遲疑,終於提問:難道這就到晉江了嗎?
半小時前,我們還在泉州師院「中國社會科學文化研究中心」的「閩南文化研究基地」參觀。六年前受邀到師院演講的記憶猶新,果然遇到老朋友,探聽一下:晉江很遠嗎?他說很近。我沒有不相信他,可是,這個答案在很久以前我便領教過。歷史悠久的中國地大物博,中國人多數很大氣,二十四小時之內的距離,他們全都叫很近。我曾經被「前面就到了」牽引荂A結果「前面」了四個小時後,才真正抵達目的地。
很近的晉江,大概要三個小時吧。上車和同座作家聊一會,喝點水,正想閉目休息,巴士卻在轉綠燈後踅個彎,一隻石馬孤獨地立在紅磚牆旁,陪伴它的是兩個長形石臼,紅牆上刻景點名「五店市」。高處洋灰圍欄,紅燈籠並荂u五店市歡迎你」的旗幟懸掛一起,啪嗒啪嗒有聲,風比雨大,下車的作家大多嫌麻煩不打傘,只顧爭取時間和「五店市」及石馬合影留念。
殷紅磚牆植滿爬山虎,看似胡攀亂延,實則經過精心修剪和照顧,綠色的爬牆葉子,聽話規矩不往「五店市」字上胡亂攀枝。就像我們要進去觀光的「五店市」景點,人工打造,花費心思,刻意經營得不露痕跡,就要遊人感覺古城的古色古香。
據說唐開元年間,只有五間小餐飲店的五店市,是晉江城區的發源地。毗鄰塘岸街,後邊是青梅山,著名的嶄新萬達廣場連接在旁,敏月公園也在附近。由於歷史悠久,晉江政府決定把市內所有古宅老店,都搬到這裡集中對外。喜歡古城老屋的遊客不必浪費時間東奔西跑,到了晉江,只要到五店市走一趟,歷史歲月建築的老宅院就在這裡展現當年古典優雅的英姿美色。
從五店市石馬小廣場,仰頭登階梯,一座古老的新城嫣然升起。獨具閩南特色的「皇宮起」紅磚建築,明清、民國甚至現代的特色建築,包括中西合璧的洋樓等新修的老宅古屋,在等待遊客的來臨。對比周圍比比皆是的新式高樓,老街上的古屋宅落算是低矮,講究修舊如舊,故不顯突兀。
隨蚞伄C的步伐遊走在歲月的紅磚與青陽小巷的石板路上,菲律賓華僑莊銘岸1935年建築的「柳青新宅」是民國時期典型的閩南紅磚大厝;同一年,也是菲律賓華僑莊朝北的「朝北大厝」,為五開間二進硬山頂磚木石建築,工程開始後兩年,恰逢七七事變,抗日戰爭爆發,屋主莊朝北將木作油漆、前埕鋪砌等工程停下,節省下來的幾萬O白銀捐獻給政府抗日,被視為五店市裡的「斷臂維納斯」;始建於明嘉靖九年的莊氏家廟,經過歷代重修,雕彩並施,富麗堂皇,莊氏人才薈萃,家廟內外因此懸掛數十方「狀元」和「進士」匾額;門口對聯為「溫陵山水萬重盡收入吾家眼界,青陽煙火千戶獨佔此高峰頂頭」的蔡氏家廟,是在宋熙寧年間始建,歷朝歷代亦經無數大小劫難,不斷修建整葺,舊有風貌得以保留。被稱「民間藝術的殿堂」,裡外皆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斑斕華麗,極盡裝飾之能事,因而又叫它是「描繪青陽人文歷史的線裝書」,主要原因還在唐代於此開設五間餐飲店的,正是蔡氏7世孫中的5人,當時稱「青陽蔡,五店市」。蔡氏家廟正是典型注重裝飾的晉江古厝,以豐富多姿的石雕、磚雕、木雕、泥塑、彩陶、彩繪和剪瓷等為表現手法,裝飾部位遍及整棟建築,包括門廊、廳堂、牆體、窗欞、屋脊等,內容多樣,題材廣泛,多以傳統喜慶吉祥文字和圖樣為主,還有民間喜聞樂見的神話傳說,反映厝主追求幸福安康的願望。在晉江,住宅裝飾即為厝主身份地位的象徵。古厝建築群中因此設立「晉江古厝建築構件展」,一進門,即聞作家嘖嘖讚嘆之聲,只見繁複花樣的大小構件,做工精雕細刻,巧塑妙造,「鬼斧神工」盡在眼前,不只是平時掛在口中的一句成語。
在時光中差點泯滅的五店市,又在時光中如鳳凰浴火重生。
幽幽南音繚繞在「晉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古厝間,五個衣蚗u雅的國樂師以不同的國樂器,牽動我回憶起祖父生前的下午。夕陽西下的紅霞中,祖父手上捲茷轡印刷的小字演義書,一邊閱讀,一邊聽唱片。小時候不懂,那依依嗚嗚的樂音,牽扯得人的心似乎有所依歸,又彷彿浮塵一樣不知應該落在哪兒的好?有時候祖父會掩上書,跟茩絳眴饇菕A字眼和平時說話雖有相像,但就是聽不出來歌者究竟在唱些什麼?祖父不嫌膩煩,一再重複聽相同的一張唱片,一直就只有他一個人在聽的一張唱片。
童年的我仰頭看夕陽下的人影在暮色中逐漸遠去,1993年到廈門大學進修,走到泉州聽見南音,祖父的身影再度浮現。離鄉背井到了南洋日日思鄉的人,只能在下午時分,以南方的家鄉音樂來安慰鄉思。因為種種原由,祖父從此再也沒有機會返回故鄉。繫在他心靈深處的南音,至今我仍聽不懂,但我終於明白了祖父天天聽歌的原因。
我也明白為什麼晉江要在繁華市廛,將熱鬧城區的商業聚集地,轉身為文化藝術創意的聚集地。晉江是在醞釀一個幽謐寧靜的所在,企圖讓喧囂誇張、浮躁人心的現代社會裡,有一處溫潤心靈的故鄉。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世界上沒有不可能,只要努力和堅持。五店市那間全黑色澤「烏大門」的故事便是最好的例子。
黑大門的老屋在明代成化年間建成時,大門非黑色,當年一般普通老百姓家不許漆黑門,必須六品以上的官員才具資格。「烏大門」主人姓莊,其中一個女兒回娘家時生下兒子李貫,長大後考中進士,入翰林院,後被派為特使往越南冊封占城王,途經福建,特地到家中拜祖廟。母親希望兒子也往他的出生地,即青陽外祖家拜祖,李貫因公事在身,行色匆匆走了。沒想到出差後回到京城,接獲母親去世消息。他向皇帝告假回家守制。皇帝念他為國奔波,連母親亡故也沒能見最後一面,便問他有什麼要求,他把自己出生在外祖家,外祖家對他長期的照應和栽培,秉告皇帝。皇帝下令讓他將外祖的屋宅視同自己屋宅,給予油漆黑大門的規格。今日「烏大門」在閩南廂房裡擺設茩榆瞈W特的閩南眠床,以特色民宿的面目展現閩南的深遠文化。
留戀不捨地穿梭往返在三街四巷的五店市,處處都有黃色小蝴蝶在花葉叢中飛舞,途中經過以德化白瓷為主的「蘇獻忠藝術館」,懸在玻璃後的一幅白紙,反映出對面閩南特色古建築的翹角飛簷、疊斗連拱,正好作為藝術家蘇獻忠「獨白」詩的朦朧背景。「每個人都在看/ 但不是每個人都看見 / 每個人都在聽說/ 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 / 這是在說感知 / 有太多的生動被麻木替代 / 幸而,我還可以感動 / 被我自己感動 / 你會看到 / 那可以說是證據 / 是原因,抑或是答案 / 都在那裡了 / 明明白白 / 是我唯一的顏色。」
在五店市,我看到了讓夢想回來的顏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