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新閱會」暨第五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內地同步啟動(右三:孫甘露)
年輕人該讀什麽書?孫甘露的建議是「百無禁忌」,「書籍的世界和我們置身其中的真實世界一樣,是無所不包的,讓我們毫無禁忌地接觸那些經典、有價值的作品,包括同時代人所創造的生動、富有活力的作品。」
他回憶,自己的青少年時期比較特殊,若要獲得書籍,並非易事,但現在的年輕人卻可以自由選擇五花八門的書籍,着實應歸功於開放的時代。至於在如此之多的圖書中,該作何選擇?在他看來,「列書單」並非明智之舉,因為閱讀體驗因人而異,讀書應當百無禁忌。
「閱讀既有公共性的一面,也有很私人的一面,每個人閱讀的道路,進入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世界上並沒有一個包羅萬象的閱讀計劃,可以提供給每一個具體的人,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亦不盡相同,」孫甘露以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傑斯對閱讀的描述為例,「他寫過一本書叫《現代小說99種》,為什麽是99呢?因為他再留一本讓你自己來選,一共是100本。」
特別對有志於從事寫作事業的年輕人而言,孫甘露認為,更要拓寬閱讀視野,最好可以閱讀各式書籍,涵蓋歷史、學術、文藝理論、傳記等等,因為視野在寫作中將是至關重要的。他並鼓勵,喜愛閱讀的年輕人,可以提起筆來寫作,通過寫作可以更深刻地領會閱讀的內容與意義。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亦有沉迷於此的網民一刻不停地閱讀網文,但這樣的閱讀方式,孫甘露並不贊同。他表示,閱讀最好能夠保持一定的時間長度,並有計劃地持續閱讀,如此也可獲得健康的精神狀態,總之進行相對持續、穩定的閱讀,才是上策。
現在孫甘露同時還擔任上海書展「國際文學周」總策展人,並於過去幾年,邀請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勒克萊喬,愛爾蘭作家托賓、英國國寶級作家傑夫.戴爾等眾多國外名家來滬,參加讀者見面會。但他直言,諸如此類的閱讀與互動,更應當是常態,而不僅僅局限於一年中的短短一周。
正是有鑒於此,他今年還協同出版局等各方策劃了思南讀書會和思南書集,每周末在上海市中心的思南公館,設置流動書攤供市民購書,並風雨無阻舉辦以文學為主顒讀書會,短短幾個月間已成功將孫顒、王安憶、格非、葉兆言、金宇澄、法蘭西文學院院士達尼‧拉費黎葉(Dany Laferrière)等一批優秀作家和學者列為座上賓。
「每周一次,一年少說也有50多場,」孫甘露說,如今網絡購書雖然方便,但無法取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上海作家資源很多,應該與讀者的需求對接起來,周末逛逛書集、聽聽講座、喝喝咖啡、會會朋友,也是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他亦表示,參加到閱讀推廣的活動中,也會促使自己不斷去閱讀、了解新的作品,「這不是一個單向付出,反過來,我也深受影響,並樂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