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豪智
昨天,香港大學學生會發表罷課宣言,聲稱「行義遵道、匡救香港」,內容大概指不滿人大常委會就香港政改的決定,促請立法會否決不符所謂「國際標準」的普選方案,同時發動罷課凝聚學生力量、呼籲全港大專生上街抗爭,又希望各院校講師支持該行動。港大學生會宣言一出,網上旋即引起熱烈討論,頭幾頁的回貼內容都指學生會「不務正業」、「不切實際」,甚至有人說「不知所謂」。可見,罷課的手段是不能得到社會的支持,亦說明反對派和被煽動的學生們一直以來都走錯方向、用錯方法、抱錯態度!
走錯方向
宣言重提「公民提名」及「提名委員會由一人一票產生」。「公民提名」不符合《基本法》,一開始就將提名委員會抹黑為「篩選」工具,還要求一個不符合本港法律的「公民提名」方案。難道學生可以因為自己的成績平均績點(GPA)低,而要求學院以其他計分標準計算該學生可獲更高級別的榮譽學位畢業嗎?學校有學校既定的計分程序,香港有《基本法》作為香港法律的框架,所有事情都要按本子辦事,不能夠偏離既定的框架。其實,學生們在政改討論的起步時,已經跟錯隊,走錯方向了!
反對派或者這班學生們有沒有向社會解釋過「為何『公民提名』是合乎香港《基本法》呢?」沒有!他們又有沒有尋找另一個方案既合乎《基本法》又符合他們所謂的「國際標準」呢?沒有!只有溫和中間派才提出過一些方案,但可惜他們的方案被「日嘈夜嘈」的反對派呼喊聲淹沒,沒法得到社會關注和討論,最終成不了政改框架!若果反對派和學生們繼續朝着這個方向走,而不合作不協商,2017年一人一票選特首有望嗎?
用錯方法
學界發起罷課,同反對派策動「佔領中環」、「七二留守遮打道」等社運行動,都是「未溝通,即反對」,這在談判桌上是個大錯特錯方法!
港大學生會宣言中,以煽情的寫法指「當不義成為事實,反抗就是義務」,所以他們就要「掀開一連串不合作運動的帷幕」,包括參與「佔中」。罷課影響有心求學的同學,甚至要這些同學陪罷課的學生取消課堂。這個行動影響不支持罷課的學生求學進度,又算不算是「不義」呢?再者,中國憲法第62條第13項寫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中央對香港的制度有決定權,包括政制發展。同時,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亦按照《基本法》第45條及其附件一有關修改選舉辦法,跟足「五步曲」辦事,又何以見得中央的決定有「不義」呢?學生會宣言不但誤導同學,更鼓吹錯誤方法去爭取普選,這對此時此刻的政改討論是於事無補,若果繼續下去,亦對社會沒有正面的幫助。
抱錯態度
俗語云︰「態度決定高度」。港大學生會及學聯等大專生一向模仿反對派行為,抱着「對抗不對話」的心態討論政改,這只會注定失敗。回顧過去十七年反對派議員的行為,多數都是爭對鏡頭,「打打鬧鬧」,甚少見到他們會與建制派和政府認真商討問題,肯為香港經濟及政制發展一起向前走。反對派的抗爭態度或許得到小部分市民支持,但他們在政界高度又有多高呢?現在發起罷課的大專生,正是在這十七年歲月裡,建立他們個人的價值觀時,吸收甚至不知不覺地被「洗腦」地認為,抗爭是出路,把事件搞大,上報紙,上電視就是爭取成功的第一步。可惜,他們有沒有想過只反抗不溝通能解決事情嗎?能化解各方紛爭、凝聚共識嗎?
罷課行動對政改討論可謂是有害而無益,影響在學大專生求學進度之餘,亦為社會添上不必要的負面情緒。學生們在討論政改起步時,已經跟錯隊,走錯方向,而且抱着不對話不協商的態度,試圖以不合作的行動換取中央和特區政府的讓步,這是幻想!他們最終只會換來再一次的失望。現時,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展示最大誠意,社會大眾應要珍惜,以協調解決紛爭。筆者呼籲學生們,別再一意孤行,固執下去,願你們回到基本法的基礎上討論政改,這種勇氣才會得到更多市民欣賞和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