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 資深時事評論員
本港社會關於行政長官普選問題的討論,焦點是行政長官候選人提名制度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公布後,一些反對派人士罔顧「一人一票」普選的意義,以違反基本法的「公民提名」(「一人一提」)來抹殺「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意義。但是,世界上普及而平等的選舉權僅指選舉權,不含提名權和被選舉權,「一人一提」豈可混淆「一人一票」?反對派將「公民提名」的口號叫得很響很大,恰恰是違反基本法乃至違反常識的「假貨」,他們的推銷伎倆就像在市場上賣假貨的吆喝聲。
「公民提名」(「一人一提」)是騙術
行政長官候選人必須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是基本法白紙黑字明確規定的,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全面地維護了這個規定。香港社會出現一些繞開基本法規定的提名制度、或者對提名委員會進行根本性改造的主張,令特首普選問題出現重大爭議,爭論曠日持久,浪費了社會大量時間和精力。
反對派在政改討論中,重施在立法會「拉布」故伎,不斷重複違反基本法、毫無建設性和可行性的所謂「公民提名」。人大常委會決定為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的具體方案定下框架,香港將可歷史性地能夠以「一人一票」的方式選舉產生自己的行政長官,每人的票值都是均等的,符合普及而平等的選舉權。
但是,人大常委會決定公布後,一些反對派人士罔顧「一人一票」普選的意義,繼續以違反基本法的「公民提名」的騙術,來抹殺「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意義。這令人想起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引用諺語說:在市場上吆喝聲音最大的,往往是賣假貨的。反對派將「公民提名」的口號叫得很響很大,恰恰是違反基本法的「假貨」,他們的推銷伎倆就像在市場上賣假貨的吆喝聲。
西方國家選舉提名安排沒有「一人一提」
就以反對派頂禮膜拜的西方選舉制度來說,絕大多數西方國家,就根本沒有採用「公民提名」提名候選人的方式。西方總統制選舉的提名權在政黨內部,不會「一人一提」放給所有合資格公民。西方議會制內政府首長、國家元首選舉的提名權,也不會「一人一提」放給所有合資格公民。
美國是典型的總統制國家。19世紀中葉以來,一直是由民主黨和共和黨輪流執政。總統候選人提名除須符合憲法規定的各項候選人條件外,競選者早在大選前一兩年,就要開始在國內四處旅行,發表時局見解,與各地黨的領導人聯絡,特別是對重點州進行頻繁訪問,以取得各方面的支持。總統候選人不會「一人一提」放給所有合資格公民,而是要獲得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兩黨通常在選舉年的7-8月舉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主要是投票確定本黨總統候選人,得到多數選票才可獲得提名。
英國是西歐代議制民主的典型代表。下議院議員候選人不會「一人一提」放給所有合資格公民,而是由各政黨地方組織負責提名本黨候選人。在英國選舉中,政黨的影響非常大,候選人如果沒有政黨的幫助,根本不可能獲勝。選民不看重候選人,而更看重其所代表的政黨的總體表現。競選一般僅持續3-4周,時間雖短,但卻激烈。議會選舉結束後,國王召見多數黨領袖,邀請其出任首相並着手組閣。照例,內閣名單早已擬好,議會表決通過後,新政府即告成立。
西方選舉提名安排遜色於提委會
西方國家選舉的提名安排不會「一人一提」放給所有合資格公民,而是各有特色,但總的來說,西方國家選舉的提名安排都遠遠比不上提名委員會提名制度的優越性、科學性與合理性。
例如,美國總統候選人都需要通過政黨提名這一關,即黨內初選,這就意味着他們需要滿足黨內支持者的政治好惡,其結果就是,兩黨都可能推選出本黨的極端派人士。近年來,無論是小布什還是奧巴馬,上台後都推行了本黨立場偏頗的政策,加深了本國乃至世界政治極端化。小布什發展經濟無能,但善於轉移視線,抓住9.11這個機遇,發動伊、阿兩場戰爭,下台時財政大幅虧空、債務猛增、失業率高企,帶給美國空前災難。奧巴馬挖空心思以冷戰為題材,以海空一體戰為道具,精心設計了綁架亞太、圍堵中國、轉嫁危機三部鬧劇,在亞太這個舞台上粉墨登場,所到之處麻煩不斷,他的重返亞太懷揣個人不良動機,亞太各國很快便將其識破。相比起來,沒有任何一個政治團體或者利益團體可以控制提名委員會,避免了美國兩黨推選出本黨的極端派人士為候選人的弊端。
再如,法國總統選舉採取兩輪淘汰制,候選人需獲得至少500名民選代表的擔保提名,不會「一人一提」放給所有合資格公民,由於這500人必須是國民議會議員、參議院、社會經濟委員會委員、地方議會議員或者市長。法國總統選舉的提名安排,過分偏重於議員和官員的擔保提名,其均衡參與的程度比起提名委員會顯然是遠遠不及的。
均衡參與原則是對世界民主發展獨特貢獻
均衡參與原則主要通過提名委員會來體現,四大界別的代表在提名候選人過程中擁有平等的權力,以確保候選人能夠獲得香港社會各方面的廣泛認同。這種制度是香港社會對現代選舉民主「數人頭」政治,尤其是西方國家政黨政治的深刻反思後,創造出來的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制度,也可以說,是對世界民主發展作出的獨特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