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文鈴)現時不少賓館設於私人大廈內,部分更屬無牌賓館,影響居民日常生活。民建聯昨日公布的調查發現,85%市民認為當局向賓館發牌時,必須要考慮大廈居民的意見;另有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批評政府巡查大廈少之又少,未能有效打擊無牌賓館。民建聯促請當局加強執法打擊無牌與影子賓館。
民建聯本月初進行一項對「旅館業條例檢討」的問卷調查,並以電話訪問了1,132名市民,發現75%受訪者不接受賓館設在私人大廈內,85%人認為當局向賓館發牌時,應考慮大廈居民的意見;若大廈公契列明不得經營賓館,當局必須拒絕牌照的申請。同時,有85%受訪者贊成賓館要購買第三者保險。
灣仔人和悅大廈業主立案法團秘書陳國柱昨日批評,民政署巡查該大廈的次數,「一隻手指也數得到,今年內只有3次」。同區寶靈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成員黃興祥更謂,今年內並未見過有巡查,認為未能遏止無牌賓館經營。
民建聯認為,賓館應強化自我規管,設立24小時有職員當值;當局亦要加強執法打擊無牌和影子賓館;應將酒店與賓館分開發牌。
鍾樹根倡放寬商廈條例供經營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鍾樹根表示,應放寬商用及商住大廈條例,讓賓館可到商住大廈經營;亦建議對不符合大廈公契的旅館給予適當的寬限期,允許旅館在新條例實施後,於兩年至3年的寬限期內另覓地方經營。
民政署昨日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該署於去年有9,889次針對無牌賓館的執法行動,並有171宗檢控個案,當中161宗已被定罪。而今年至6月30日為止,亦有6,289次執法行動、77宗檢控及68宗被定罪,但該署並無正面回應巡查是否足夠及能否有效打擊無牌賓館。
該署又指,上月底結束的新修訂《旅館業條例》公眾諮詢期間共接獲約1,100份書面意見。初步分析顯示,諮詢文件的各項優化發牌制度及加強打擊無牌旅館的建議,均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