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佩妍)出生於千禧年代的孩子,也許從未試過抬頭一望,就能近距離看到飛機升降。為了讓市民重拾對啟德機場的回憶,以及認識赤鱲角機場的發展,香港機場管理局與多名人士合作出版《天空下的傳奇-從啟德到赤鱲角》一書。書中除了有不少受訪者細說機場歷史外,還有22張從相片徵集比賽中挑選的珍貴相片。
劉智鵬:首涵蓋年期最長研究
機管局委託香港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暨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劉智鵬,對香港機場的發展史進行研究,並將研究結果加上36名受訪者的口述歷史故事,編撰成書。劉智鵬昨日出席新書發布會時表示,此研究是全港首份涵蓋年期最長的機場研究,包含由啟德至赤鱲角時期的發展史。
其中一名口述歷史的受訪者、機管局工程及維修總經理梁永基指,他曾參與新機場的策劃工作,而當時赤鱲角是一個島嶼,交通非常不便,因此決定要建造機場鐵路,「負責機場的工程維修是分秒必爭,每件系統一分一秒都不可以等。」
機管局較早前亦舉行「歷史定格 細味回憶」機場相片徵集比賽,共收到1,400張具歷史價值的相片,評審團從中選出22張得獎相片,並刊於書中。當中一張相片攝於1951年,當時啟德機場延長跑道橫跨清水灣道(現為彩虹道),因而出現飛機、車輛與行人三者共用道路的情況,此情此景現只能從相片中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