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南北直通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顆「未來之星」 分享北上得着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穎宜)香港與內地交流頻繁,為了加強大專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在國家教育部、中聯辦及香港特區政府支持下,香港文匯報及「未來之星同學會」在暑假合辦多項交流活動,讓來自不同大專院校的學生有機會到內地親身體會國家發展,更深入了解國情。大會日前舉行分享會,讓百多名團友聚首一堂,分享感受及得着。不少學生表示行程中獲益良多,加深了對國情的認識,亦建立出真摯的友誼,過程難忘。

今年「未來之星同學會」合共舉辦了三項交流活動,包括「香港傳媒專業大學生國情課程班」、「中國國情教育培訓班」、「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各活動在暑假期間先後圓滿結束,參與的大專學生與嘉賓日前聚首一堂就活動作分享。大會並邀得中聯辦青年工作部代表羅小科、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新聞及公共關係部二秘潘曉光、香港文匯報董事總經理兼「未來之星同學會」主席歐陽曉晴、嶺南大學學生服務中心學生服務主任張鈞翔、珠海學院學生事務主任林煒雄、「未來之星同學會」總幹事李凌欣及秘書長姚思嘉參與分享會,場面熱鬧。

歐陽曉晴:盼同學成為愛國愛港者

分享會在全體出席人士合唱國歌聲中揭幕。歐陽曉晴代表主辦機構致辭時指「未來之星同學會」成立至今已經走過9個年頭。透過一系列的學習與交流活動,不但令香港的大學生能夠對祖國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更能助他們培養才幹,有助將來貢獻祖國。

他又指,參與未來之星的同學都是優秀青年的代表,希望他們日後能夠肩負起保持香港繁榮和穩定的責任,成為愛國愛港以及「一國兩制」的擁護者。

學生:加深認識祖國 培養獨立思考

分享會上播出同學於「傳媒班」、「國情班」及「實習計劃」活動期間拍攝的相片及影片。前兩者的同學除有機會到北京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頂尖學府學習知識外,更獲安排到訪人民大會堂、外交部等重要地方,還踏足了萬里長城和故宮等名勝古蹟;參與後者的大學生則於杭州的企業,體驗內地實際的工作情況及工餘生活。

未來之星學生代表張瑋庭致辭時分享了參與北京交流團的得着。她指出,除了能一睹首都北京的風采,加深了對祖國的認識外,同時亦培養出個人理性思考、客觀處事的態度。她表示,希望日後為香港和祖國的和平發展貢獻力量。

相關新聞
學制三改四「陣痛期」七港校QS排名跌 (2014-09-16) (圖)
QS亞洲院校排名(部分) (2014-09-16) (圖)
百顆「未來之星」 分享北上得着 (2014-09-16)
學生訪京杭 認識當代國情 (2014-09-16) (圖)
全港中學「數人頭」 升中人數續「低谷」 (2014-09-16) (圖)
港大SPACE院長李焯芬明年退休 (2014-09-16) (圖)
好人好事:走出課室學更多 「助人自助」法獲獎 (2014-09-11) (圖)
中大「Super Wi-Fi」新模型「平靚正」 (2014-09-11) (圖)
近九成家長擬送子女「浸鹹水」 (2014-09-11)
海外升學秘笈:赴澳讀健康科學 報前須了解課程 (2014-09-11)
北大港生誌:北大重英語 必修4門英語課 (2014-09-11)
非本地生獲「政獎」 四成離港留才難 (2014-09-04) (圖)
處處機遇:因獎學金來港 為經驗留港 (2014-09-04) (圖)
無可厚非:準英師金得獎者:留港任教 做法合理 (2014-09-04) (圖)
成效爭議:內地生離港有因由 (2014-09-04) (圖)
洋人中國熱系列:全球「中國熱」升溫 港最適宜洋生留學 (2014-07-10) (圖)
收生年增:10年非華語生收生升幅8.6倍 (2014-07-10) (圖)
與中結緣:博士生:港背靠內地 研究「聖地」 (2014-07-10) (圖)
趕潮流 港大韓語課報讀升6.5倍 (2014-07-10) (圖)
劍橋札記:考試過後 劍橋May Week盡興 (2014-07-1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南北直通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