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業明在西安經營一家粵菜館和港式茶餐廳,他盼把更多港式美味分享給大家。
陳業明縱橫餐飲業近40載 堅持「美食分享」譽滿西安
現年63歲的陳業明身材魁梧,頭髮烏黑,聲線洪亮,完全看不出已年逾花甲。然而,他已經在餐飲行業打滾近40年,目前在西安經營一家粵菜館和一家茶餐廳。「今年到明年,我還會再開一家新店。」借用一句流行廣告語,陳業明笑稱自己在餐飲這條路上,根本停不下來了。而讓陳業明最感欣慰的是,經過他的努力,很多喜食辛辣等「重口味」陝西食客,漸漸愛上「清淡」的粵菜,陳業明一直堅持的「美食分享」,顯然在西安獲得超常的成功。■香港文匯報記者 成艷妮、實習記者 王明楊 西安報道
上世紀60年代,陳業明還只是一個十幾歲的毛頭小子,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坐在大學教室裡。然而,天生有主見的陳業明上了兩年大學後便出去闖蕩,一方面掙錢補貼家用,另一方面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
遵母命不做警察 轉戰餐飲業
當時,香港有郵船駛往世界各地。陳業明在郵船上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年紀輕輕便隨船遊歷了台灣、日本、夏威夷、洛杉磯等地。兩年後,陳業明回家當了警察。陳業明說,當時在香港當警察這一職業並不被大眾尊重,甚至被認為沒出息、品行不好的人才去做警察。後來,媽媽找人幫他看面相,人家告訴他,如果繼續做警察,會有血光之災。聽到這個,陳媽堅決不讓兒子從事警察這個職業了。
1975年,24歲的陳業明經朋友介紹進入餐飲業,輾轉了香港多家夜總會餐廳。1986年11月,受朋友之邀,陳業明來到西安,開啟了在西安的餐飲之路。
「客人對服務人員不夠尊重,相互之間不夠理解。」這是陳業明進入西安之初對內地餐飲業的感受。「必須把香港先進的酒店餐飲管理理念引進來。」陳業明敏銳的察覺到這一點,並着手在其任職的飯店開始大膽改革和改變。
培訓「白紙」青年 服務好遊客讚
陳業明表示,為了把工作做好,當初在招聘第一批服務員時的條件,即使在現在看來也是近乎苛刻:高中學歷,由於是劇院餐廳,甚至對身高、長相都有要求,而且不能有服務行業的從業經歷。陳業明及其團隊要做的就是,把這群在服務行業是一張白紙的年輕人,培訓為具有國際化服務能力的服務人員。
熱愛服務工作和把客人當作家人是陳業明對員工進行培訓的最重要內容。在上世紀80年代的內地,這種理念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尤其是在處於西部地區的西安。「當時員工對服務行業都很抗拒,認為很低賤,會被人瞧不起。」他就一點一點地引導員工理解服務行業,並告訴他們服務人員不是讓人看不起的工作,要想讓別人尊重自己,首先必須學會自己尊重自己。
陳業明指,當時其所在飯店接待的外賓團特別多,這裡餐廳服務人員的外語水平令就餐的遊客驚訝,因為每一名服務人員都會用兩種以上的外語來接待遊客,而且中國竟然有這麼富特色的餐廳,「和『紅磨坊』等世界級劇院餐廳相比,我們一點也不差,甚至比他們更受歡迎。」
愛闖蕩開食肆 宣揚港餐飲美食
由1986年到2011年,從表演廳經理到副總經理,陳業明在西安餐飲界做管理工作一做就是整整25年。然而,闖蕩的本性讓陳業明下決心自己在西安開店。於是,陳公館廚藝坊和發記茶餐廳誕生了。「我想把更多的、更地道的香港餐飲文化和美食帶到西安,讓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和品嚐。」談起自己開店的初衷,陳業明和很多商人似乎並不一樣。
「自己開店,才發現一切要比想像中困難得多。」陳業明不禁感嘆。「以前為別人做管理,不同部門負責和不同的單位聯繫。現在,稅務、工商、衛生、防疫、環保、消防等各個單位都要我親自去打交道。」雖然麻煩,陳業明並不煩惱。「享受工作,你每一天都快樂!」他毫不否認對工作的狂熱,「工作就是我唯一的愛好。」他甚至於有時間休息也睡不了,總要找點跟工作相關的事情做。
陝菜配粵菜 相輔相成補不足
儘管開的是粵菜館,但陳業明也很重視和熱愛陝菜。「陝菜的製作方法以蒸、煮、炸、燉為主,而粵菜的製作方法多為蒸、煮、煎,兩種烹飪方法有異曲同工之處。另外,在菜品口感上,陝菜豪爽粗獷、粵菜清淡細膩,單吃陝菜略顯油膩味重,單吃粵菜略顯清淡無味,對陝西人來說,幾盤重口味的陝菜搭配幾盤清淡爽口的粵菜,既能養胃,又享口福,一舉兩得。」
因此,陳業明的粵菜坊專門聘請了陝西本地的廚師推出地道的陝菜,同時還推出了一系列融合陝菜風味的粵菜,「這些菜品在保持粵菜原料新鮮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調味料,創新烹飪方式,將粵菜的鮮美和陝菜的醇厚融於一體。」這些改良菜即成了陳公館粵菜坊的招牌,也為其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目前陳業明的茶餐廳也已經進入正常的營業軌道,他也在為「將粵菜的美味分享給更多的人」而繼續忙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