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LME期銅走勢圖
LME期銅自今年7月開始一直下跌,主要因為中國經濟明顯放緩,市場憂慮需求可能大幅下跌,直至一個月前跌至6,600美元,跌勢才有所放緩。但近日有數據顯示,未來銅供應可能會比原先市場預期為緊張,加上主產國秘魯主要銅礦發生罷工,為銅供應帶來很大程度的不確定性, 如局勢持續將有助刺激銅價反彈。
基本因素分析:銅供應料較預期緊張
雖然過去數個月市場一直憂慮銅需求將會明顯放緩,但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於10月中發表最新半年報告,由上一次預計今年精銅市場將供應過剩40.5萬噸,轉為短缺30.7萬噸連續第五年出現供應短缺,表示因早前低估了中國銅消費,以及全球產量增幅低過預期。而LME銅庫存,亦由年初減少了20萬噸,而上海銅庫存亦較4月高位減少28萬噸,都反映了銅供應比原先市場預期緊張。
根據上海有色網(SMM)及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統計,全球第二大銅產國中國明年將只會增加40-50萬噸的產能,比2012-2014年每年新增產能的一半還要低,而且廢銅供應仍然緊張,影響了再生銅的產量,預計中國銅產量將難以保持今年13.8%的產量增速,預計將只會有10%,反映明年銅供應將會少過較早前市場的預期。
而另一主要銅產國秘魯,其最大銅礦Antamina的工會亦於今星期一開始就利潤分享協議的問題發起無限期罷工,暫時仍未有達成任何協議。該銅礦佔秘魯總產量約30%,亦是秘魯最大的鋅礦。該工會預計,是次罷工將會令每月約3萬噸的產能停產,如罷工事件持續,全球銅產量將嚴重受影響。
市場看淡力量有所轉弱
在需求方面,中國近日各工業數據以及房地產市場仍未有見好轉,但電網基建等大量消耗銅的行業仍然維持強勁需求。在今年1至9月,發電設備同比增產12%,電纜同比增產7%,9月電網投資額同比上升達9.62%,而用銅最多的空調亦同比增產了13.9%。各項數據均好過去年同期,很大程度上抵銷了房地產業減弱的需求。中國10月份經季節調整後的銅進口升至4月以來最高,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量為40萬噸,較上個月增加2.6%,高於市場預期。另外,自年初青島港銅融資醜聞爆發後,現時有銀行已恢復了銅融資活動,亦會對銅需求有支持。而未來數個月,由於第4季度向來都是汽車增產的集中期,預計銅需求將會因此再度上升。
技術走勢分析
而且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截至11月4日當周,非商業銅期貨及期權淡倉倉位再度下跌至73,283手,為六周以來最低,反映大型基金看淡力量有所轉弱,令期銅後市有再度回升的條件。銅價過去一個月一直在6,600-6,700美元區間徘徊整固,現時在該價位形成反轉頭肩頂的形態,如能守住6,650美元的支持位,銅價應能向上升穿6,800美元的重要阻力位。建議投資者可於6,660美元買入LME期銅,目標價於6,950美元,止蝕位於6,600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