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反對派與暴力衝擊事件豈能切割得了?!


高天問

「佔中」激進分子周三凌晨暴力衝擊立法會大樓,反對派議員與「佔中」搞手事後急急與暴力衝擊立法會的事件切割,說明他們作賊心虛,企圖洗脫刑事責任,這可說是欲蓋彌彰。反對派是「佔中」的組織者、策劃者,他們和激進派早就糾結一起,互相利用,互相包庇。如今,「佔領」行動不得人心,民意強烈反對,「佔中」敗局已定,為逃避刑事責任,反對派與暴力衝擊搞切割,不過是和所有刑事案的被告一樣,做了壞事不敢承認,千方百計為自己開脫而已。

高等法院頒下禁制令,中信大廈外障礙物本周二被順利清理之後10個小時,百多名激進「佔領」者因為不滿,對立法會進行暴力衝擊,用鐵馬和石塊撞擊玻璃大門。這些激進「佔領」者講得非常清楚,就是因為之前的「佔領」行動不能令特區政府讓步,所以要升級行動,強迫特區政府在政改方案方面回應反對派的訴求。

欲與暴力衝擊切割如變色龍

立法會的反對派議員早前還在大力支持「佔領」者漠視禁制令,認為不必執行禁制令,反指特區政府利用禁制令進行清除障礙,是「踐踏了法治」,無法無天的「佔領」行動倒是天經地義。但是,激進「佔領」者衝擊立法會,暴露「佔中」由頭到尾都是反社會、反法治、反民主的,遭到社會各界猛烈批評。反對派議員好像變色龍一樣,立即改變策略和暴力衝擊行動切割,在暴力事件發生後立即召開記者會,強烈譴責少數示威者衝擊立法會的暴力行為,還厚顏無恥地說:「暴力行動與『雨傘運動』一直強調的愛與和平、非暴力精神原則背道而馳,對『雨傘運動』產生負面影響。」玩弄切割戰術,就能洗脫反對派議員的責任嗎?這是徒勞的。

大家都知道,示威者暴力襲擊立法會,並不是第一次。今年5月6日、5月13日,反對派政黨阻撓特區政府的發展新界東北計劃,立法會外就發生過兩次暴力襲擊行動。工黨張超雄的助理和學聯骨幹,就是帶頭襲擊的打手,當時反對派對暴力襲擊採取縱容包庇態度,根本就沒有譴責。這其實是為後來的「佔中」進行了預演,是一次實戰訓練,培養「佔中」骨幹。現在張超雄卻跑出來,裝模作樣的反對暴力衝擊立法會,還宣傳什麼「和平佔領」,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両?

今次暴力衝擊事件後,激進派的頭目對反對派政黨的切割反唇相稽,指出:「那些政黨根本就忘了一個事實,現在的『佔領』區,『佔領』50多天,究竟是怎樣得來的?還不是靠暴力衝擊得來的,如果沒有暴力衝擊和守衛,怎麼能保持這些『佔領』區?」

包庇縱容暴力埋下禍根

這句話,讓700萬香港人回憶起9月28日衝擊政府總部、引發「佔領」行動的一幕。「佔中」搞手通過手機網絡散播謠言:「警察已經開槍」、「解放軍開始清場鎮壓」、「大家快來金鐘保護學生」,不斷呼喚支持者增援。於是一大批示威者戴上眼罩,包住毛巾,遮住面目,舉起雨傘,向着立法會大樓和政府總部衝擊。他們用雨傘刺向警察,企圖衝破防線。在9月28日的衝擊中,工黨、民主黨、公民黨、學聯、「學民思潮」、「人民力量」、社民連和「熱血公民」,一起採取暴力行動,霸佔道路造成「佔領」區。反對派政黨和現在衝擊立法會的示威者根本是一夥人,怎麼切割得了?為什麼9月28日的暴力行動,反映「和平與愛」,11月19日的衝擊立法會暴力行為,卻破壞了「非暴力精神」?

9月28日,警察不得不使用催淚彈,拉開衝擊者和警察防線的距離,減少群眾受傷的機會。反對派議員不譴責「佔領」者的暴力衝擊行為,反而責備警方「過度使用武力」、「鎮壓群眾」。正因為反對派議員包庇縱容暴力衝擊,導致激進暴力派「遍地開花」的局面。特別是旺角「佔領」區,更成為激進派的大本營。反對派議員一再到旺角「佔領」區,向激進「佔領」者表示慰問和支持。每逢旺角「佔領」區發生衝突,反對派議員第一時間譴責警方對激進派保護不力,顛倒是非,踐踏法制。警方曾經在旺角進行清場,激進「佔領」派立即反撲,連續兩晚出現騷動,當時反對派議員沒有譴責激進「佔領」者的暴力行為,將之視為抗拒清場的力量。現在反對派搞什麼「切割」,實在可笑。反對派和激進「佔領」者的密切關係,怎麼切割得了?

千方百計洗脫罪責

衝擊立法會事件中,反對派政黨應該交代以下問題:暴力衝擊者居然知道只有立法會議員才能參與的行政管理委員會會議的內容,知道立法會停車場的門口將興建三米高的圍欄,因此借題發揮煽動衝擊,究竟誰在洩密?立法會大樓成為「佔中」指揮部,「佔中」搞手能入內居住,反對派議員扮演了什麼角色?衝擊立法會事件中,示威者有頭盔、眼罩、毛巾保護,當警察來制止行動時,是誰向他們「通水」,協助示威者逃避警察的追捕?

大量事實說明,反對派是「佔中」的組織者,從5月6日「商討日」產生「公民提名」方案,直接催生「佔領」行動的「佔中公投」,反對派政黨及議員都是策劃者,他們和激進派早就糾結一起,互相利用,互相包庇。如今,「佔領」行動不得人心,民意強烈反對暴力,「佔中」敗局已定,為逃避刑事責任,反對派與暴力衝擊搞什麼切割,不過是和所有刑事案的被告一樣,做了壞事不敢承認,千方百計為自己開脫而已。

相關新聞
反對派與暴力衝擊事件豈能切割得了?! (2014-11-21)
「三丑」自首 「佔中」退場 「雙學」不肯就範 (2014-11-21)
從「熱血公民」的暴力和「港獨」性質看23條立法 (2014-11-21)
頂天立地:周永康,你代表得了誰? (2014-11-21)
APEC會議成果豐盛 勾畫包容共榮「亞太夢」 (2014-11-21)
不論「自首」或「撤退」都是緩兵之計 (2014-11-21)
法治精神不容破壞 (2014-11-21)
來論:「佔中」搞手豈能與衝立會暴徒切割? 應對暴力失控唯有清場一途 (2014-11-20)
學聯集體闖關實為集體犯法 (2014-11-20)
志強時評:「佔中」博弈中方有理有利 美方心虛理虧 (2014-11-20)
依法解決「佔中」 維護香港法治 (2014-11-20)
朱耀明愛惜自己子女 卻視他人子女如草芥 (2014-11-20)
美國公然為「雨傘革命」救亡 (2014-11-20)
戴耀廷竟追問為何申請禁制令 盡顯其不知悔改冥頑不靈 (2014-11-19)
廿四味:涂謹申呼籲市民「拘捕」黎智英等「佔中」搞手? (2014-11-19)
陳健民以「辭職公投」掩護「佔中」退場只是徒勞 (2014-11-19)
以「文革」為鏡 毀法治禍害深遠 (2014-11-19)
反對派對法治雙重標準 (2014-11-19)
「港獨」是「佔中」的真正野心 (2014-11-19)
中日關係癥結難解 (2014-11-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