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婷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執行委員 香港菁英會副主席
亞太經合會APEC第22屆領導人會議日前在北京圓滿落幕,會議取得豐盛成果。在中國主導下,為21個亞太經濟體以及其他16個國家和地區勾畫出區域一體化的「亞太夢」,中國制定的「一帶一路」戰略佈局,為實現亞太共同繁榮繪製了清晰路線圖。亞太區域一體化強調開放包容理念,絕非零和博弈,更穩定地走出一條大國合作、互利共贏的世界新路。香港應把握國家進一步開放發展的機遇,主動配合國家推動區域一體化的偉大戰略,助推實現國富民強的中國夢,維護香港繁榮穩定,造福港人。
APEC已進入中國時代
這次APEC會議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發達經濟體自顧不暇的背景下召開。若任當前形勢持續,新興市場國家將面臨巨大災難,很多國家的經濟可能面臨崩潰局面。如今的世界,亟需新的經濟增長點,亟需新的經濟火車頭來帶動經濟復甦,讓各國人民擺脫困境。環顧當今世界,唯有中國仍保持令人艷羨的經濟增長強勢,而且市場龐大,拉動周邊地區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明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中國對亞洲經濟增長貢獻率已超過50%,中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就將拉動亞洲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亞太倚重中國,中國也越來越融入亞太,APEC已進入了中國時代。當然,「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國深明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希望以自己的條件和能力帶動亞太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與區內各國攜手打造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共同致力實現亞太繁榮進步。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出席北京APEC峰會的亞太商界領袖說:「中國的發展將給亞太地區和世界帶來巨大的機會,我們願意與其他國家合作,共同實現亞太夢。」
亞太經合組織是一個大家庭,打造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符合所有成員共同利益。由中國提出的兩大戰略: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和21世紀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是亞太經濟一體化可操作的路線圖,為各國加快發展提供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展平台。「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形成一個以中國為核心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既可大大促進中國資本輸出、工業輸出、人民幣國際化,加快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產業升級,同時有利於區內各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應對危機、加快調整,最終完成更廣大區域合作戰略-歐亞大陸經濟整合。有人認為中國這一宏大區域合作計劃,不僅可與美國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相媲美,對世界經濟的提振作用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由於中國發展實力和規模與日俱增,已經站到了亞太地區的「舞台中央」,國際上有聲音擔憂,「亞太夢」被中國主導,中國將取代美國的地位,成為亞太新盟主,中國推亞太自貿區和「一帶一路」戰略明顯是與美國競爭,挖美國牆腳。這種老套思維顯然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習近平主席一再強調:「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亞太自貿區是一個開放的理念,不是取代、更不是吃掉現有的自貿安排,而是實現亞太自貿區共同繁榮的最直接有效途徑。只要各方本着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思維,變贏者通吃為各方共贏,共同做大亞洲發展的蛋糕,亞太自貿區的美好圖景一定能夠實現。
香港與國家相向而行 保持競爭優勢
香港既是亞太地區的重要成員,更與國家命運相連。兩地休戚相關,榮辱與共。國家長期堅定不移地支持香港發展,近日更不受香港的政治因素影響,繼續落實滬港通,為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注入「強心針」。香港應與國家相向而行,為實現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作出應有貢獻。未來,在國家推動亞太自貿區一體化、落實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香港應根據國家發展的需要,調整發展的方向,繼續扮演中國與世界接軌不可替代的角色。香港更要抓住國家進一步開放、與世界融合帶來的機遇,加快產業多元化發展,充分利用固有優勢,把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品牌、文化創意中心,為年輕一代創造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促進香港社會的穩定繁榮,與國家一起努力,令民族復興的夢想早日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