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命
最近在讀史書,發現一直被故事冠以禍國殃民壞形象的美人褒姒,真人原來並不這麼壞!
根據史書所說,褒姒乃是一名孤兒,後被送入宮中作周幽王的妃子,貌若天仙的她立即深得幽王的喜愛,不但為她廢掉原來的妻子申后,更把太子貶為平民(更迫他接受位於申國的外公管教,種下日後周朝被強攻並大傷元氣的禍根),不過,不論幽王如何取悅褒姒,這位美人仍是終日愁眉深鎖,幽王於是想出了以「烽火戲諸侯」這荒謬的舉動,目的就是要博紅顏一笑。
從以上的記載顯示:第一,雖然「烽火戲諸侯」確是令周朝一蹶不振的導火線,但此舉其實並非褒姒的意思,而是幽王自作聰明的愚蠢行為,我們又怎能將之怪在褒姒的頭上?第二,褒姒的身世可憐(有說法甚至指她是褒國為了拖垮周室的美人計棋子),所以她終日鬱鬱寡歡似乎亦非刻意迷惑幽王的手段,而是她性格及心情的如實反映,這其實又何罪之有?
至於周幽王為何會如此希望博得褒姒一笑,這亦是人性中一個常見的弱點:在八字理論中,通常若一個人的命格欠了某一種的五行,這人在現實生活中便會特別渴望得到與這種五行相關的事物,例如五行欠木的人,他她便可能會很喜愛木製的物品或書籍(印製品的五行為木),欠火者則可能會煙不離手!
如這種欠缺的五行更恰巧為「財星」的話,命主更可能會對金錢特別着緊--簡而言之,正是愈得不到的東西,我們便愈會追求迷戀,所以幽王會因得不到褒姒的一笑而寧願冒上傾國傾城的危險,這其實是一種經常出現在你我身上的人性特質,只是我們大多沒有江山可以失去吧!
故此,在此奉勸大家﹕當發現自己正不顧一切追求某件事物之時,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這一切是否真的值得?還是,我純粹是受命運影響,正作出種種無謂的貪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