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隨想國:中國情懷


興 國

《亞洲週刊》刊出了侯正昕的一篇專訪,受訪者是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李焯芬,題目是「香港要尋回失去的歷史感」。李焯芬先生說:「香港的年輕人始終都對自己國家的文化歷史理解不深......香港學生一定要對自己民族文化、中國未來發展、人類整個文明進程有一個全球性的視野......」

說得真是對極了。所謂對自己國家文化歷史理解,就是心中有着一份濃濃的中國情懷。我們六十年代受教育的一代,受的都是殖民教育,必讀英國的文學作品,了解英國和歐洲的史地,但中國文學的作品,靠的是自己課外閱讀。在我們讀中小學的年代,沒有電視,只有電台廣播,但卻會聽到中國的章回小說。如今有了電視,章回小說是怎麼回事,有多少年輕人清楚?有多少人知道薛仁貴征東、薛剛打爛太廟的故事?

儘管那時候的家人都希望我們只讀教科書,但並未禁止我們看武俠小說,像金庸作品裡,就深藏着家國情懷和俠義精神。那一代人的中國情懷,就是這樣潛移默化下油然生出的。而只要對現今二十來歲以下的年輕人做個問卷調查,問問他們有沒有看過金庸作品,比率肯定奇低無比。連這麼好看的武俠小說也鮮少年輕人閱讀,要他們主動去看中國歷史和地理?難難難吧?

現代中老年的一代,儘管讀的是番書,但內心一定有着或深或淺的中國情懷。但反觀現代年輕人,有的恐怕只是西方情懷。如何在年輕人心裡播種中國情懷?這恐怕得從文化和教育着手。不但要默默耕耘,更且需要深耕。

相關新聞
百家廊:令人迷亂的成功 (2014-11-26) (圖)
琴台客聚:真正的「新視野」 (2014-11-26)
翠袖乾坤:鄧紫棋為何不能效仿國際巨星? (2014-11-26)
天言知玄:褒 姒 (2014-11-26)
生活語絲:閒話拐杖 (2014-11-26)
隨想國:中國情懷 (2014-11-26)
路地觀察:流感疫苗,真的安全? (2014-11-26)
百家廊:好身段的蠶豆 (2014-11-25) (圖)
琴台客聚:一份舊報紙 (2014-11-25) (圖)
翠袖乾坤:鼓動真我與愉快學習 (2014-11-25)
海闊天空:五十歲的人生 (2014-11-25)
見多識廣:從普京「披毛毯」說開去 (2014-11-25)
思旋天地:好好培養學生兩文三語 (2014-11-25)
淑梅足跡:蔣志光認真追夢 (2014-11-25)
百家廊:紅高粱與黑土地 (2014-11-24) (圖)
琴台客聚:略談幾個金庸學問題 (2014-11-24)
翠袖乾坤:金曲與醇酒 (2014-11-24)
跳出框框:工作自由化 (2014-11-24)
生活語絲:我的父親母親 (2014-11-24)
思旋天地:滬港通有待磨合 (2014-11-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