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國
港人最缺的,除了中國情懷之外,其次就是文學情懷。有人說,香港沒有文化,有人認為不對,看看文化中心日日排出的節目表,多有文化。不過,我認為說香港沒有文化的人,相信是指缺乏中國文化的情懷和中國文學的情懷。
香港有的文化,是西方文化。不過,如今所謂的西方文化,也只剩下財金文化和政治文化。西方的文學文化,比如希臘神話、歐洲古典文學,有多少年輕人會接觸過?有多少年輕學生想到去接觸一下?更別說是中國古典和現代文學了。
所以有一天,讀中學的小兒回家問我有沒有蕭紅的小說時,我頗感驚訝。細問之下,原來他就讀的中學,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帶學生去看了許鞍華的電影《黃金時代》,學生當然會覺得悶,因為片長三小時,而且是講學生陌生的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故事。不過,我非常欣賞這位中學老師,因為在這個年代的香港,教科書第一,誰會帶學生接觸文學電影?也許還會有學生家長抗議呢!
說真的,如果要培養對文學的興趣,中學是最好的時候。但是在升學至上的今日,中學生有可能接觸文學作品嗎?有可能接觸中國文學嗎?連詩詞都很難,更遑論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文學作品?蕭紅的《生死場》和《呼蘭河傳》,中學生有機會知道是什麼時代的小說嗎?
如果不從小讓青少年接觸中國的詩詞和文學,如何培養出文學情懷?其實,中學除了開通識課教的內容包括中史和地理之外,更應該開一門必修的中國文學作品選讀,才能讓那些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香港青年,產生中國文化情懷和文學情懷。不然,香港青年就只能活在一個只有政治情懷、財金情懷、八卦情懷和網絡的粗鄙情懷裡,在沒有世界視野、對自己的祖傳血脈自動捨棄的世界裡,讓社會更為撕裂。沒有文學情懷的人,如何產生對人類的愛心?社會就只有更撕裂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