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銓 全國政協常委
主管港澳事務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強調,在「一國兩制」下,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是一道醒目的原則紅線,不容挑戰和觸碰。任何公然鼓吹「香港獨立」、「城邦自決」之類的分裂言行都是不得人心的,也是不能容忍的。張德江委員長是首次以國家主要領導人的身份,公開表態反對「港獨」分裂言行,顯示中央堅決遏止任何分裂國家言行的強硬態度和決心。這有如暮鼓晨鐘,擲地有聲,極大地打擊了「港獨」的氣焰,並向香港社會敲響警鐘,警示不容「港獨」危害國家安全和香港繁榮穩定,社會各界必須共同遏制「港獨」在香港蔓延。
憲法要求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基本法序言也指出,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任何「港獨」言行都違憲違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損害港人福祉。
反對派策動「去中國化」,有一個醞釀、成形、漸進到激進的過程,這個過程千里來龍結穴於「港獨」。目前,正如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指出,「港獨」氣焰越來越囂張,越吹越旺,對香港社會及市民不利,甚至將香港推向萬劫不復。
追根溯源,「港獨」在香港的演變和蔓延,可分為四個方面或途徑:「經濟港獨」、「文化港獨」、「政治港獨」、「暴力港獨」,以及四者的合一。
「去中國化」千里來龍結穴「港獨」
在「經濟港獨」方面,反對派一直主張隔離兩地,從陳方安生提出「小心邊界模糊」開始,凡是有關香港與內地合作與融合的政策,反對派必定抹黑和阻撓。反對派「拉布」拉死創科局,是「經濟港獨」的又一惡劣行徑。反對派的「經濟港獨」,或打着「反被規劃」、「反被吞併」幌子,狙擊港珠澳大橋和高鐵;或打着「本土意識」、「集體回憶」、「保衛家園」等幌子,發動「反新界東北規劃」、「反割地賣港」、「光復香港」等行動,這些都顯示反對派推行「經濟港獨」變本加厲,已經成為香港經濟的發展瓶頸。
在「文化港獨」方面,2012年反對派掀起的「反國教」風波,不斷抹黑國民教育和兩地青年交流活動,污衊國民教育是「政治宣傳」、「狹隘民族主義」、「洗腦工程」,還祭出「拒絕大陸化」的幌子,聲稱簡體字是殘體字。上述行為已經觸發了「文化港獨」運動的發生。「文化港獨」企圖一刀切斷中國歷史文化臍帶,一刀切斷香港與祖國血脈相連的聯繫,一刀切斷香港的年輕人對國家民族的認同,要從香港青少年的頭腦裡徹底抹掉中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印記。
「政治港獨」謀求香港「自決」乃至「獨立」
在「政治港獨」方面,反對派早在2003年23條立法期間,就鼓吹「民族自決」、「高度自決」論。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近年發表多期文章,大量內容宣揚「港獨」、甚至「武裝獨立」。在「佔中」前夕,《學苑》更以專題形式發表系列文章,聲稱實行「香港民主獨立」是「香港民主唯一能殺出的一條血路」,描述了「港獨」與「台獨」、「藏獨」、「疆獨」聯盟的可能性,甚至探討香港本土成立武裝來對抗國家的可能性。《學苑》鼓吹「港獨」,從思想、輿論等各個方面為違法「佔中」做了全面動員和鋪排。
在「暴力港獨」方面,去年非法「佔中」期間出現嚴重暴力行為,《學苑》鼓吹的「殺出血路」、「武裝獨立」已成為行動。非法分子製造大批進攻性武器裝備,暴力衝擊警方防線,暴力衝擊立法會和政府總部。這些鐵證如山的事實,都證明了「暴力港獨」行動可滲透到很多社會活動和事件中。今年以來反水貨客行動已由辱罵內地旅客,發展到以暴力攻擊行動追打內地旅客。無論是「驅蝗」、「光復」、「集會」或「遊覽」,是刻意在兩地民眾之間製造對立和分裂,推行「暴力港獨」危害國家安全和香港繁榮穩定,超越法律底線和國家安全的原則紅線。
「四獨合一」危害國家安全和香港繁榮穩定
「經濟港獨」、「文化港獨」、「政治港獨」、「暴力港獨」四者合一,最終體現在「港獨」政治組織的形成。香港公開打出「港獨」旗幟的組織雖然不多,但暗地裡形成了一個龐大、交叉和隱蔽性的「港獨」組織,在香港社會翻雲覆雨,操作、製造一連串「港獨」風波,打擊特區政府施政,對抗中央政府,挑動兩地對立,進行分裂活動。
張德江委員長警示不容「港獨」危害國家安全和香港繁榮穩定,各界確實要思考,若不警惕和遏制「港獨」,將來香港走什麼樣的路?當年在李登輝、陳水扁主政台灣期間,「台獨」成為台灣社會亂源,「台獨」製造社會紛爭,令台灣社會撕裂、政局動盪、經濟沉淪、民生凋敝。「台獨」的慘痛教訓警示香港,如果坐視「港獨」蔓延,本港將陷於「萬劫不復」的困境,將為本港社會帶來各種傷害,禍延經濟民生,危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因此,遏止「港獨」蔓延,是捍衛港人利益的應有之義,也是全港市民的應有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