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劉紀美(右)在2008年獲頒裘槎優秀科研者獎,是歷來僅有獲獎的女性工程學者。 受訪者供圖
劉紀美的科研路可說是誤打誤撞走過來,中學畢業升大學,對前路毫無頭緒的她,連選擇學科也是「跟風」,「貪容易」讀理科,試過轉學系多次,其中一次只因做實驗時間太長至飯堂關門沒飯吃,學期完後憤而轉系。兜兜轉轉,她笑言因為希望實驗能夠應用,本科最後選定讀物理,而在修讀博士時終與她研究多年的半導體「結緣」。
土生土長「培正女」 棄中大赴美升學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劉紀美出身自名牌中文中學培正,畢業後,她分別獲中文大學新聞系和生物系取錄,不過她對新聞興趣不大,又怕背誦冗長的生物名詞,結果跑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升學。她指,自己當年英語水平不太好,即使升上美國的大學,對讀甚麼學科仍然是毫無方向,只是「貪容易」選理科。
劉紀美憶述,當年因為與中學同學同行,二人又住在同一宿舍,便隨意跟對方一樣選讀化學系。不過對實驗感興趣的她,卻因為實驗時間太長而放棄化學。她笑言「曾經做實驗做到晚上6時、7時,回到宿舍無飯食!為甚麼做實驗連飯都沒有得吃食?第二個學期就不讀啦!」有人建議她讀講求設計、創意和數學的建築系,她又試試看,結果因自覺畫工遜於同學又再轉系,最終修讀物理,希望做一些具應用潛力的物理實驗。
科研實驗興趣濃 「不夠喉」重修再玩
對科研實驗興趣日濃的劉紀美,曾試過一個學期完成三套實驗後「不夠喉」,自發不計學分重讀該科,再完成多三套實驗。學士及碩士畢業後,她轉到萊斯大學攻讀電機工程博士,開始對半導體科技有較深入的接觸,並於1981年獲博士學位,之後留美發展於麻省大學電機與計算機工程學系任教。直至2000年,有感於香港開始投入發展創新科技,研究資源逐漸增加,劉紀美終回流在科大續走其科研路。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馮晉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