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命
題為「命水注定」的文章見報後,不少朋友紛紛與天命討論這個話題。有趣的是,大家並非對水的命格有興趣(大概是已聽天命介紹過太多與此相關的話題了吧),而是對「水」的文化意義深有興趣。言談之間,天命得到的無限啟發,實在未能在這短短的篇幅詳述,唯盼能趁熱打鐵,取其精華,與諸位分享。
「水」令大家着迷的特點有兩個,一是純淨無瑕,至清至潔;二是以柔克剛,以弱勝強。先說其一,其清潔無瑕的本質,如老子《道德經》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句話的意思是水對生命有貢獻,但因為常見易得,被人們(當然,不包括旱災的難民們)熟視無睹,處於不起眼的地位。然而,其純潔質樸,是貼近「道」的。
水雖純潔,卻不是軟弱無能。它「以柔克剛」的特性,首先令人想起的,也許是「水滴石穿」的故事。有朋友存疑:水滴石穿畢竟只是一個成語故事,我可沒有親眼見識過!但請大家細想,暴雨洪災、山泥傾瀉、海浪洶湧欲將巨輪掀翻、海嘯的巨大水墻吞沒人的希望,這些難道不是水的力量?水的威力在於能一瞬間隔開人與氧氣,令人沒有一絲喘息的空間和機會。哪怕平日是呼風喚雨的強人,在水的吞噬中,也只能依靠僅存的肺活量苟延殘喘,掙扎至最後一刻。
寫到這兒,似乎又把水講得太恐怖了。請別擔心,也請別忘了文章前半段所描述的,水之純潔至善。古語有云: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剛柔互補,陰陽交融,此乃道家精神,亦是玄學課題,更是萬物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