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國
那隻吹氣的黃色膠鴨,在香港和台灣的水域出現時,受到群眾的喜愛,但是港台的民眾,有多少人知道和記得,半個世紀前,黃膠鴨是港人製造出來的玩具?五十年前的小孩子,相信有不少當時家裡有浴缸的,都在浴缸裡一邊洗澡,一邊把玩着黃膠鴨吧?
吹氣黃膠鴨來港,在維港浮游時,並沒有勾起我的記憶。因為我記憶中的孩提時代,所謂玩具是用雨傘骨推着單車內裡的鐵圈,在行人道遊走的遊戲,或者是用布包着沙子拋上拋下的、從一個抓到五個。而冬天洗澡都是用火水爐把水燒滾倒進涼水,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往身上沖。
朋友傳給我一段訊息之後,我才驀地想起以前在電影中看過小孩洗澡時玩黃膠鴨的鏡頭。朋友傳訊息給我,是告訴我從三月三十一日起,逢星期二的晚上十點半,要我有空便聽聽商台的廣播,因為有個新節目,名叫《承傳香港》,講述香港的輝煌商業史,從玩具業、紡織及製衣業、珠寶金飾業到鐘錶業,找來當年的創業人士,一一娓娓道來。
比如有「中國變形金剛之父」稱號的林亮老先生,他就是在半世紀之前,基於工業救國的赤誠,在廣州設廠生產了香港第一隻黃膠鴨。林老先生還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香港能有自己的玩具博物館,可以把當時那些港人艱苦經營創製的玩具,展示出來,同時讓創業的經營之道承傳下去。
朋友說,聽聽「玩具大王」蔡志明談談內地的玩具市場、G2000創辦人田北辰談他的「褲王」父親、美國市場上出售的襯衫中每六件中便有一件是聯業集團生產的李乃熺,談談他愛看他人臀部的職業病等等,相信既有趣,又可增加對香港創業歷史的了解,更明白營商的道理。
承傳香港,就需要保存那些過往的點點滴滴,多蓋幾個小型博物館,讓首隻黃膠鴨可以令市民看得到,讓紡織和製衣的創業精神可以令市民感受得到,這才是承傳香港的最佳方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