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場客運廊預計可於今年底前完成,屆時旅客上落飛機將可更舒適。 羅繼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繼盛)本港航空需求持續上升,客運大樓的停機位也接近飽和,旅客有時要乘搭巴士到較遠的戶外停機位方可登機。機管局耗資逾100億元推展中場範圍發展計劃,包括興建中場客運廊,將可額外提供20個停機位,預計工程於今年底前完成,屆時旅客上落飛機將更便捷。
香港國際機場目前有86個客運停機位,但可在一號客運大樓直接以登機橋上落機的只佔49個,其餘為北衛星客運廊橋和遠距離泊位,旅客需要乘搭巴士作接駁。而一旦出現航班受影響的情況,重編航班越來越困難。
百萬平米 「又一城規模」
機管局於2011年耗資逾100億元,推展中場範圍發展計劃,包括興建共有5個樓層的中場客運廊,總面積達105,000平方米,規模相等於整座又一城商場,並額外增加20個停機位,而旅客捷運系統亦會延長,連接中場範圍與一號客運大樓等,並會興建一條跨場滑行道。
現時中場客運廊的上蓋鋪設工程已大致完成,現正進行內部裝修工作,預計建造工程可於今年底前完成。
新增的停機位當中,有19個停機位設有登機橋。機管局指,現時每日有170班機未可使用登機橋供旅客上落機,預計中場客運廊啟用後,未可使用登機橋的航班將減至20班至30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