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揭通訊軟件「惹桃花」 「一年都癢」
香港文匯報訊 (實習記者 林嘉敏)所謂家醜不出外傳,很多人在面對婚外情時,都傾向「收收埋埋」,令問題愈趨嚴重。明愛向晴軒昨公布「有關婚外情問題普遍性及態度調查」結果,指出婚外情在香港相當普遍,且婚齡較短者亦有上升的趨勢。隨着資訊科技發達,亦催生了不少網上情緣,導致婚外情的出現。機構建議在面對婚外情時,夫婦二人應共同尋求專業協助,使婚姻危機得以真正解決。
明愛向晴軒於2013至2015年間,在明愛家庭服務屬下各單位推行社區服務時派發問卷。在收回1,441份的有效問卷中,454位受訪者表示曾遇上婚外情,當中80%求助者為女性。調查結果反映女性較容易受婚姻問題困擾,因而有較高的求助動機和勇氣。
在婚姻年期比例分布上,結婚11年至15年最容易出現婚外情,佔整體的19%,而結婚1年至5年的則佔16%,可見發生婚外情已不再局限於傳統所認為的「七年之癢」,婚齡較短者甚至有上升的趨勢。
此外,沒有婚外情的人士指出,身邊有50%親戚或朋友曾遇上婚外情,顯示婚外情在香港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成人對「網情」持開放態度
除了少溝通、聚少離多及分隔家庭為首3個導致婚外情的主因外,值得注意的是,有近30%的受訪者對網上情緣持開放態度。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工系教授趙雨龍表示,隨着資訊科技發達,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相應增加,而近年通訊軟件盛行,亦提供多一個平台讓婚外情滋生,他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因網上情緣而導致婚外情的個案出現。
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則強調,現時婚外情個案的對象仍以同事和朋友為主,但不排除日後網上情緣增加婚外情的可能性,提醒市民應分清虛擬世界與現實的不同。
面對婚外情日漸普遍,郭志英建議夫婦應共同尋求婚姻輔導。她指出,夫婦的共同參與對於能否挽救婚姻有着決定性的作用,因此鼓勵男性應勇敢站出來,做個有擔當的「真男人」,解決婚姻危機。
另外,政府應加強友善家庭政策,例如參考新加坡設立3日家事假期,從而改善市民家庭及婚姻生活質素。
郭志英續指,一段美好的婚姻是由雙方共同維繫,因此夫婦之間應學會互諒互讓,並嘗試多讚許及多肯定對方的付出。在日常生活上,夫婦間亦要多作心靈上的溝通,而非交代式的溝通,這樣才能了解彼此的需要及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