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超 經濟、社會學雙碩士
政改通不過,將亂象叢生,混亂覆水難收,何以顧及民生?所以,為香港繁榮穩定,民主發展,不到最後一刻,都應當咬定青山不放鬆,不放棄任何通過政改的可能性。
反對派以綑綁方式否決政改,是將混亂與民主綑綁,政改原地踏步,剝奪市民普選權利。更可怕的是,以犧牲香港民生為代價。本來天賜良機,市民投票選舉心儀的行政長官,香港由此走上民主之路。雖然這可能僅是民主發展的一小步,卻是香港邁向民主時代的大進步。然而,反對派固執蠻橫,打着「真普選」的旗號,撥着自私的小算盤,這必將損害香港的民生利益。民主應當是人民作主,讓港人實現「一人一票」表達意願的權利,否決給500萬選民「一人一票」的權利,是自私自利的政治體現。
需要指出,與中央對抗對立,違反「一國」宗旨,暴力滋生的亂局更不是「兩制」的初衷。民主為的是人民作主,民生為的是人民安居樂業。為反對而反對,為對抗而對抗,不是民主,更不利民生。民主與民生相輔相成。如果民主是政治,民生則是經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不能保障人民生活的政治,都是空談。反過來,政治同樣可以為經濟服務,保障經濟,為百姓生活服務。
香港2013年GDP增長2.9%,低於此前預測的3%,而2014年GDP增長繼續維持2.3%的低水平。香港經濟逐季遞減的勢頭也非常明顯。2014年第三季度GDP增長為2.7%,第四季度GDP增長則只為2.3%。政府對2015年的經濟增長已然持審慎態度,預期GDP增長為1%-3%。經濟不穩,會給民生帶來影響。
零售業作為香港支柱產業之一,同樣不容樂觀。來港遊客數量驟減,銷售額同比下降40%,這直接影響了支柱產業商家的營生。進一步通觀全局,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所公布物價指數3月份同比升幅為4.5%,4月份為2.8%。通脹率升幅落實到民生便是基本吃飯問題,路邊茶餐廳,外賣價格不斷飛漲,但大眾工資的漲幅卻追不上通脹。民主應該促進民生,而不能不顧民生,甚至損害民生。破壞總比建設容易,混亂的社會,民主何以為繼?
通過政改,讓香港邁開有利香港發展的民主步伐,是為香港的民生立福。港人應該齊聲呼籲,不放棄最後通過政改的機遇。百年換得自主權,莫為小人空劫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