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國
中國的古書,由於沒有斷句,所以要做學問,先懂如何斷句,才能明白其中意義。最常聽到的例子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不同的斷句便會得出不同的解釋,一是問句「留我不留」?一是「天留,我不留」。
以前看過一個斷句的笑話,是對《大學》這篇經典如何讀才正確的。《大學》的第一段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頭四句和末四句都沒有問題,笑話是出在中間的句子,有人讀作「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讀到這裡時,斷句的人就覺得,怎麼少了一個得字?而亦有人這樣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人就奇怪,怎麼多了一個得字?
一個少得,另一個多得。心中都充滿疑問。這就顯示出,人在做錯事時,有人會少得,有人會多得。少得的,自然是死不認錯的人;多得的,自然是會思考錯在哪裡的人。讀書的心得,也就在讀時能否作出獨立思考,不然讀再多的書,也可能沒有得到什麼。
唐代的韓愈在《送陳秀才彤序》中說:「吾目其猊,耳其言,因以得其為人。」宋代的蘇東坡在《答黃魯直書》中說:「見足下之詩文愈多,而得其為人益詳。」唐宋古人,早就懂得觀其人察其言讀其文,而能對該人作出不會得失人的評價。但如今看網上言論,甚至看一些報紙的個人專欄,能夠得出該人的真面目有多少?
在香港這個幾乎無時無刻不在示威遊行的社會裡,你能夠從中得出民主霸權的意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