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收藏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陳琦:將版畫融入當代藝術


放大圖片

原創版畫的崛起是利用了版畫的間接藝術,定價主要是源於藝術家的水平、手工技藝、版種、尺幅等多個方面。目前中國原創版畫價格偏低,僅有國際市場的1/6。對此,水印版畫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教授陳琦認為,主因是藝術教育的缺失和斷代,使很多人不敢去買原創版畫藝術品。陳琦現在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一級市場或者是被機構收藏,而在最近的「時間.簡譜」展覽中,陳琦用作品表達出自己的藝術語言系統,並且堅持「現代版畫,在市場中,好的作品才有好的未來。」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夢薇

採訪中,陳琦一直強調,版畫不應該去模仿其他的繪畫效果,它應該有自己獨立的語言。這種語言自覺性對於原創版畫的發展十分重要,如果說在現代社會版畫有存在下去的理由,其理由一定是要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表達系統,而且這個語言表達系統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

文:這次展覽叫做「時間.簡譜」,你之前的幾幅新作名字相同,這方面是你一直在關注的主題嗎?

陳琦:「時間.簡譜」展出的是09年到現在的一系列作品,其形態與以往比較豐富,不單有版畫,還有有裝置、木雕、書等,所有這些形態都在闡釋一個問題--對時間與生命的一種思考。我覺得用不同的形態或媒介來表達同一個主題是比較有意思的。

文:能不能從你的經驗出發,談談其中的裝置作品是怎樣產生的?

陳琦:以前沒有接觸過裝置作品,但我一直有一個觀點,一個藝術家的創作一定是要自己生長出來的,不是受外力影響,而是源於一種內心的需求。此次的裝置作品,實際也與之前的版畫有關,在做印版的過程中有一種叫做「絕版」的方法,就是刻一版印一版,印完以後這塊板就已經支離破碎。在刻的過程中我就覺得非常有意思,這是一個刻的過程,也是一個消解的過程。本來是一塊非常完整的板,它一點一點被挖掉,最後幾乎看不到是什麼形狀,這跟我對時間的理解有非常相似和契合的地方,所以開始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做裝置的。

談到時間的時候我們總覺得它是很抽象的,沒有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對時間的看法,每個人對時間快慢的感知度也不一樣。時間是什麼?我覺得時間是物質的,因為我們能夠在很多的物質中發現時間的痕跡。我們能夠看到自然界季節變換的顏色,我們能夠根據岩石的斷層推斷它的年齡。所以我覺得時間實際上是物質的,它在用很多種方式告訴我們它的存在。如果想表現時間這個東西,那就要從時間的痕跡裡找,我們大家平時不一定能感覺到這種時間的痕跡,但如果我用大家比較熟悉的方式拿出來呈現給大家,大家就會對時間有一種新的認知,會有一種非常鮮活的、感性的認識。所以「時間.簡譜」的系列作品,我想講的只有一句話,就是我希望用一種清晰的、可觸摸的方式,來把抽象的時間和生命形態呈現出來。這就是我做這個系列作品的一個真實的想法。

當代版畫 非單數複製

文:你曾經說過「版畫要同複製版畫、繪畫拉開距離」,就是必須要自己建立獨立的價值體系和特有的語言表達體系,那中國的版畫界以及當代版畫目前的境況是怎樣的?

陳琦:這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有密切關係的,第一個就是版畫的原創和複製,提到版畫,他們想到的與專業領域的不太一樣。當然版畫最早確實是為了圖像複製而誕生的,應該說其一開始不是為了藝術而藝術,而是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功能,就是複製與傳播。但是到18世紀攝影術的發明和印刷的工業化以後,它的功能逐漸被取代了,從而成為藝術的一種表達方式與媒介,所以它和過去的功能上的複製是不一樣的。

我所講的「複製」不是簡單的複製,它還有另外一種含義,我希望現代的版畫不要對繪畫再進行複製,當然這和市場性的「複製繪畫」是兩個概念,版畫要有自己獨立的語言表達體系。

版畫有那麼多技術方式,每種技術方式因為材料不一樣,因此又具材料上的特有語言,如果你決定用哪種方式去做,你就要用那種材料語言把它發揮出來。如果我們把版畫複數功能剝離,它剩下的最本質的東西是什麼?最本質的就是它的印痕,這個印痕和它每一種的材料及製作方式有關。版畫不應該去模仿其他的繪畫效果,它應該有自己獨立的語言。這種語言以前有沒有?我覺得有,但是沒有那麼高的自覺性,比如有銅版語言、石版語言、木版語言,但我們仔細想一下,很多的銅版語言,像鋼筆畫,石版語言,像素描、炭筆畫,比如做中國的傳統水墨,一看就知道是國畫,這和當時的起源發展是有關的,它是作為繪畫的複製的一種方式去做。

版畫的藝術語言

文:你對於中國當代版畫的未來發展狀況有什麼看法?請就你所了解的版畫的學術梳理,理論上的構建,一些新老藝術家的創作,以及版畫的市場、收藏等方面的情況作一下闡述。

陳琦:中國是非常有意思的,在中國什麼都可能發生。對於西方版畫大家可能已經形成一種比較固定的看法和模式,當然版畫在西方社會的公共認知度比較高,基礎也比較厚。但中國不一樣,所以我說在中國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尤其中國當代社會生機勃勃,充滿了創造力。就我個人而言,對版畫的未來是非常看好的,而且我認為的這種版畫和大家所想的可能是不一樣的,我覺得未來的版畫應該是一種媒介藝術,也就是說它可能會取消複數性,誰規定非要印兩張?誰規定非要邊那麼乾淨?這都是由於過去市場對行業的保護所做的規定,那些規定在當時是有效的,但對今天是無效的。所以我覺得今天做版畫的人不必要去考慮這些規定,就把它當做藝術家表達的媒介與手段就可以。如果這樣去定位,它的明天會怎樣是不知道的,但一定是生機勃勃的、不可預料的,這非常非常的有意思。就像以前大家想到版畫都會覺得很小,但現在做得很大很大,在做出來之前沒有人想到可以這樣去做,事實上這就是創作。這不單純是在尺幅上的一種變化,其在語言和表達內涵上都產生了一種質的變化。在它出來之前你不可想像會有這種版畫,在下一種版畫出來之前,同樣不可想像。所以版畫的未來應該是非常好的,而且會豐富版畫的形態。

講到收藏、市場,有很多人說版畫沒有市場,但事實是不一樣的,有許多很好的版畫家有很好的收藏群,這是和藝術家有關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大家關注的是藝術而不是畫作。所以只要作品好,應該就有很好的未來。

文:中國是水印木刻的發源地之一,在美術學院裡,關於中國傳統木刻、水印版畫的教學狀況和問題是什麼?

陳琦:中國是版畫的發明國,中國從公元三世紀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到公元七世紀已經有非常成熟的版畫,到十九世紀,都是一個線性的發展過程,都是在雕版木刻和水印的領域不斷去做,由粗糙到精緻。對傳統的版畫我們應該做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像中國明代的《十竹齋畫譜》、清代的《芥子園畫譜》等都是非常寶貴的遺產,應該很好地去學習,但是我們這方面的教育不夠。只有深入的學習之後,才能考慮第二個問題,如何把中國傳統的精髓吸收然後再向當代去表現,如果還沒有深入地學習,就談不上融入當代。所以任何東西都是這樣,只有先入進去,才能出來,就是這種邏輯。

相關新聞
陳琦:將版畫融入當代藝術 (2015-08-13) (圖)
藝訊:首個鈴鐺博物館 河南許昌開館 (2015-08-13) (圖)
藝訊:雲朵(首屆)當代鈞瓷名家珍品展鄭州開幕 (2015-08-13) (圖)
宋瓷接替明清官窯渡海「回國」 (2015-08-06) (圖)
五味什陳:收藏台灣回流紫砂壺需當心 (2015-08-06) (圖)
涂睿明收藏陶瓷就地出發 (2015-07-30) (圖)
萬象靈犀:世界第三大元青花寶藏 出土30餘年後首次展出 (2015-07-30) (圖)
當代藝術家朱偉:當激情退後 (2015-07-23) (圖)
藝訊:香港文化博物館 展出李小龍藏品 (2015-07-23)
藝訊:敦煌石窟寺: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佛教藝術 2016年洛杉磯蓋蒂中心揭幕 (2015-07-23) (圖)
收藏融入藝術 香港市場新軍崛起 (2015-07-16) (圖)
萬象靈犀:豫首次拍賣當代唐卡精品 (2015-07-16) (圖)
藝訊:羅中立名畫上市 重慶推藝術品收益權交易模式 (2015-07-16) (圖)
藝訊:32件海外流失文物回歸甘肅將辦特展迎國寶回家 (2015-07-16)
海派繪畫回溫 民國藝術反思 (2015-07-09) (圖)
藝訊:北京首家非遺主題博物館開館 京跤、數來寶展北京風韻 (2015-07-09) (圖)
藝訊:世像不是世相 唐志岡新作在港展出 (2015-07-09)
「靜物畫者」吳松 酒瓶中的自畫像 (2015-07-02) (圖)
吳松畫作二級市場成交紀錄 (2015-07-02) (圖)
拍場槌音:南京海德首拍 成交額破億 (2015-07-0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收藏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