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收藏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藝訊:首個鈴鐺博物館 河南許昌開館


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攀、實習記者 任皛 綜合報道)日前,中國內地首個鈴鐺博物館在河南許昌縣開館,館內珍藏着從仰韶文化至現代近六千年的各類鈴鐺。材質涵蓋了金、銀、銅、鐵、陶、木、泥、玻璃、竹、草、椰子鈴等。

鈴鐺是樂器的鼻祖之一,鈴鐺的身上有造型學、美術學、音響學、文字學、冶煉學。鈴鐺博物館裡既有夏周商時期的鑾鈴,也有明清時期的茶馬古代奔馬記鈴、清代九品蓮花圖牛銅鈴,宋代蓮花鐵風鈴,還有七十年代出品的青瓷駱駝飾鈴,因其年份有差異,不僅做工材質各異, 其文化蘊含也大有不同,每一個鈴鐺的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故事。

目前,內地鈴鐺的開發和收藏方面還比較滯後,鈴鐺博物館填補了收藏領域的一項空白,豐富了鈴鐺收藏這一門類,弘揚傳承千年的鈴鐺文化。

相關新聞
陳琦:將版畫融入當代藝術 (2015-08-13) (圖)
藝訊:首個鈴鐺博物館 河南許昌開館 (2015-08-13) (圖)
藝訊:雲朵(首屆)當代鈞瓷名家珍品展鄭州開幕 (2015-08-13) (圖)
宋瓷接替明清官窯渡海「回國」 (2015-08-06) (圖)
五味什陳:收藏台灣回流紫砂壺需當心 (2015-08-06) (圖)
涂睿明收藏陶瓷就地出發 (2015-07-30) (圖)
萬象靈犀:世界第三大元青花寶藏 出土30餘年後首次展出 (2015-07-30) (圖)
當代藝術家朱偉:當激情退後 (2015-07-23) (圖)
藝訊:香港文化博物館 展出李小龍藏品 (2015-07-23)
藝訊:敦煌石窟寺: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佛教藝術 2016年洛杉磯蓋蒂中心揭幕 (2015-07-23) (圖)
收藏融入藝術 香港市場新軍崛起 (2015-07-16) (圖)
萬象靈犀:豫首次拍賣當代唐卡精品 (2015-07-16) (圖)
藝訊:羅中立名畫上市 重慶推藝術品收益權交易模式 (2015-07-16) (圖)
藝訊:32件海外流失文物回歸甘肅將辦特展迎國寶回家 (2015-07-16)
海派繪畫回溫 民國藝術反思 (2015-07-09) (圖)
藝訊:北京首家非遺主題博物館開館 京跤、數來寶展北京風韻 (2015-07-09) (圖)
藝訊:世像不是世相 唐志岡新作在港展出 (2015-07-09)
「靜物畫者」吳松 酒瓶中的自畫像 (2015-07-02) (圖)
吳松畫作二級市場成交紀錄 (2015-07-02) (圖)
拍場槌音:南京海德首拍 成交額破億 (2015-07-0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收藏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