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珊 九龍東區各界聯會常務副會長 北京市政協常委
《蘋果日報》昨日的報道顛倒全球股災真相,聲稱「中國輸出股災拖累全球大U市,瓻受美股上周五大跌拖累,昨(前)大挫半成」,但《蘋果日報》這段謊言首先就難以自圓其說,所謂「中國輸出股災」與「瓻受美股大跌拖累」,難道不是自相矛盾嗎?《蘋果日報》不顧事實和經濟學常識,顛倒全球股災真相,捏造「中國輸出股災」的謊言,再次暴露其一貫仇視中國的惡毒心理。如此黑心傳媒,必須受到譴責。
美股上周五急跌530點,令環球金融形勢更緊張。對於這次全球股災的真相,《文匯報》24日題為《全球股市調整 認清原因避險》的社評指出,「今次全球股市下滑,是美聯儲帶頭採取的極端寬鬆貨幣政策催生股市泡沫而導致的調整」,「目前新興經濟體下行壓力大,美國加息資金逆轉,各國因應環球經濟、貨幣作出調整,導致全球股市下調」。
美國量寬是環球股災禍因
香港《經濟日報》25日題為《環球股災非因中國全球合力救》的社評指出:「市場雖指今次股災的元兇,是中國本月11日突然讓人民幣貶值,加劇市場對中國以至全球經濟的憂慮,惟環球熱錢在過去一兩年實已陸續從商品市場、新興市場等撤離,除油價、金價等大宗商品早已步入熊市,新興市場在過去13個月更累計走資近一萬億美元。故人民幣的貶值,只是適逢其會而已。」
環球熱錢為何一度泛濫,為何又陸續從商品市場、新興市場撤離?對此,《明報》25日題為《金融盛宴總要結束 資產泡沫或瀕爆破》的社評認為,目前全球金融市場、特別是新興市場出現的調整,苗頭在2008 年金融海嘯時已經種下。歐美金融體系在金融海嘯一役,險遭滅頂,美國率先以量化寬鬆,即是變相狂印鈔票,挽救銀行體系以免經濟崩潰;其後歐日以同樣方式應對債務危機,市場上的游資熱錢就更海量了。大量[象顯示,本港、東南亞一些國家的資產泡沫,已經大得隨時可爆破,只要資金稍有異動,市場就會出現動盪。
香港《商報》25日題為《從容應對股災 化解金融風險》的社評指出,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國領軍全球範圍的貨幣寬鬆政策,貨幣泛濫催生全球範圍的資產泡沫,形成虛高的股市繁榮。尤其新興市場受巨額熱錢湧入影響巨大,資產泡沫已危及金融和經濟安危。
可見,今次全球股災的真相,是美聯儲帶頭採取的極端寬鬆貨幣政策催生股市泡沫而導致的結果。最近15年來,美聯儲3次帶頭採取極端寬鬆貨幣政策並先後收緊貨幣政策,都刺破股市泡沫而導致嚴重後果:第一次是2001年網絡泡沫破裂、第二次是2008年次貸泡沫破裂,第三次是今次全球股市泡沫破裂。美國從科網泡沫破裂後,一輪一輪的低利率政策與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催生的是資產品價格泡沫,直至次貸泡沫崩潰讓全球陷入黑洞。現在,正如《明報》25日社評指出:「預期美國加息,才是導致資金撤出新興市場的主要原因。當年美國實行量化寬鬆之時,論者都認為美國此舉是損人利己,現在,美國最困難的時期過去了,不過,留給新興市場的可能是資產泡沫爆破之後的危機。」可見,美國才是歷次全球股災的輸出者。
《蘋果》謠言 抹黑須受譴責
早在2011年11月3日,美聯儲公佈定量寬鬆貨幣政策,提出在2012年6月底前購買6000億美元長期國債。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當時就指出,美國需要財政刺激新方式,而非一味使流動性泛濫。一旦資金流入金融市場或海外,將催生新的泡沫。
實際上,美聯儲貨幣寬鬆與加息收緊導致的兩種資金流動--危機時流入、危機後流出,給新興國家帶來嚴重問題。德國錫根大學(Universitat Siegen)經濟學教授貝克(G▋ter Beck)指出:「現在的情況正如各個新興國家財長當時所說,我們不想要這麼大的流動性。因為這首先會促進經濟發展,但隨後就會使經濟過熱,再後來經濟冷卻也就在所難免。」
《蘋果日報》不顧事實和經濟學常識,顛倒全球股災真相,捏造「中國輸出股災」的謊言,再次暴露其一貫仇視中國的惡毒心理。 黎智英旗下的《蘋果日報》和《壹週刊》反中亂港、作奸犯科劣行罄竹難書。《蘋果日報》利用天津爆炸事故大放謠言,扭曲真相,攻擊內地,為「港獨」製造輿論。《蘋果日報》昨天的社評又造謠和煽動說,「一旦金融危機爆發,(中國)不只現行的經濟制度將被顛覆,連現有的政治制度都將被顛覆」云云。如此黑心傳媒,必須受到譴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