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遲立明在APEC會議期間演唱民歌。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當今華人最優秀的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國家一級演員遲立明,將於十月一日舉行的國慶賽馬日開幕匯演中獻唱名曲《我和我的祖國》,並在香港警察樂隊伴奏下領唱國歌。在遲立明心中,內地和香港,每個人都是黃皮膚、黑頭髮,使用同樣的語言和文字,「《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首特別好聽的歌曲。我很喜歡香港,希望藉這首歌告訴大家,我們沒有什麼差別,如同每個公民都與祖國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圖:受訪者提供
遲立明演出的足跡遍及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瑞士、瑞典、芬蘭、日本、韓國、香港、台灣、澳門等世界上諸多城市與地區,多次被媒體稱讚為「最有前途的世界級男高音歌唱家」、「一個真正的意大利歌唱家」。2005年11月至12月,他被美國弗吉尼亞歌劇院邀請,在美國主演了古諾的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男主角,美國主流媒體稱讚道:「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幾個幸運男高音才可以具備他這樣的輝煌高音。」未來,遲立明希望自己可以多上舞台,為更多的觀眾演唱,明年1月,他也會在意大利歌劇《歌女喬康達》的中國首演中扮演重要角色。
與之前在香港文化中心的歌劇及音樂會演出不同,遲立明此次將於沙田馬場的露天場地演唱,觀眾也從專程買票到劇院欣賞演出的人士,變為熱愛賽馬的普羅大眾。對此,他表示:「對我來說,面對任何觀眾都一樣,最重要的就是把歌唱好。」而香港的一切,都給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曾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出,劇場正規又漂亮。工作人員具備專業素質,在演出流程操作方面,每一個步驟都很到位,遵循國際化的規範,和他們合作很舒服。」問到世界各地的觀眾有何不同?遲立明認為,藝術無界,喜歡聽音樂會和欣賞歌劇的觀眾在哪裡都是一样,香港的觀眾「反應很熱烈,素質也很高,知道精彩的、應該鼓掌的位置在哪裡」。
用自己的語言創作歌劇
遲立明認為,無論是引進還是原創歌劇,內地和香港都不乏優秀之作,但「19世紀是歌劇最輝煌的『黃金時期』,產生了許多無法超越的經典,也有最龐大的觀眾群。現時有其他藝術形式分散觀眾群,歌劇無法回到那個火熱的時代」。他說:「在這個年代,想要創作一部歷久不衰的歌劇很難,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各式的作品很多,經過時間的大浪淘沙,最終有一兩部經得起考驗留存下來,就是很好的事情。」
近年內地也有眾多原創歌劇,如《原野》、《詩人李白》、《錢學森》、《宋慶齡》等,作為這些歌劇的男主角,遲立明認為,用自己的語言創作歌劇,是歌劇發展的重要方向,而經典與否,與是否跟隨時代潮流無關,「加入再多的現代元素,也要覆蓋大眾的審美習慣,才能讓人們普遍接受。如創作於上世紀90年代的《原野》,曾到世界各地巡演,很成功。它運用世界與中國的戲劇語言創作,作曲手法新穎,演員唱起來很順暢,該爆發的都能爆發,且無論是故事結構、戲劇矛盾的起伏還是音樂方面,都可吸引觀眾,甚至光聽音樂就能知道發生的故事。」
而無論是歌劇,還是交響樂、芭蕾舞等高雅藝術的創作和發展,政府的大力支持都必不可少。「這些藝術的製作成本很高,藝團想要賺錢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靠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像美國及歐洲一些國家,藝團製作和演出經費的一半以上是由政府支持,售票收入僅佔20%。」遲立明說。
歌劇發展需培養年輕觀眾
觀眾的欣賞往往是藝術創作的基礎,歌劇也不例外。遲立明表示:「有賴於一批固定的歌劇觀眾,他們的存在是歌劇創作的土壤,是歌劇發展的基礎和強大推動力。而歌劇屬於比較高端的欣賞層次,年輕人不會主動親近,這也是全世界都面臨的問題。」
如何更好地在年輕人中推廣及宣傳歌劇?遲立明坦言對香港的情況不甚了解,但在內地,歌劇院會在大學和中學校園中表演、舉辦相關講座或將歌劇視頻片段送入課堂,「首先要讓他們熟悉這種藝術形式,再慢慢使他們喜愛,培養更多的年輕觀眾,歌劇才有生命力和發展前途。」另一方面,他認為,現今的媒體集中於影視及流行文化的宣傳,並建議媒體在高雅藝術方面也多做工作,普及、提高大眾的欣賞水平。
「最重要的是,歌劇及其他高雅藝術的普及,絕不可以精簡。歌劇是綜合性的舞台藝術,同樣追求視覺上的精緻美麗,但很多時候因為涉及經費問題,一些學校和機構會將歌劇簡化,盡可能用簡單的方法去普及。這樣做所帶來的宣傳效果和實際作用會與原本大相逕庭,因為看到的是簡化版,很多本身不了解歌劇的人會覺得,這門藝術無法使他感動,從而一輩子都對其失去興趣。這是一種誤解。而若使人第一次觀賞就感到震撼享受,或許就可以影響他日後欣賞藝術的方向。」遲立明將歌劇宣傳比作房地產銷售,「樣板房是客人對這個樓盤的第一印象,直接影響他是否購買,所以房地產商會將樣板房裝修得無比精緻漂亮,歌劇宣傳也應該這樣。」
對於對歌劇初生興趣的人,遲立明建議他們有機會一定要走入劇場觀賞,「作為綜合的舞台藝術,只有實地欣賞才能感受到歌劇真正的魅力。不要以為在電視、電影或視頻中見到的就是實際效果,現場觀看的震撼是無可比擬的。若是已經開始學習歌劇或年輕的歌劇演員,除多聽一流歌唱家的演唱、多聽交響樂之外,還要多讀書,拓展知識和眼界,多跟好的指揮和樂隊合作,爭取在舞台上的實踐機會。演出歌劇的難度相當高,既要表演,又要唱,還要看指揮,只有不斷地自我完善,才能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