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目前蔡志忠已推出超過300本漫畫作品。
李碧華寫蔡志忠,開篇第一句就是「蔡志忠是稀有動物,需要立法保護」,記者見到的也是這樣一位怪才:他沒有手錶、沒有手機、每天只吃一頓飯、睡三個小時,卻在五十年的時間裡創作出三百多本漫畫書,暢銷至四十多個國家。
作為首位對中國經典古籍進行漫畫改編的漫畫大師,蔡志忠推出了《老子說》、《莊子說》、《列子說》等百多部由中國經典古籍改編的作品。「漫畫也可以講物理、數學、哲學,甚至國學,所以漫畫只是一種手段。動畫也一樣,它也可以變得非常有深意,讓小孩子、父母、所有人看起來,覺得裡面的內容啟迪人性,了解中國文化。」■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俞晝 杭州報道
由《山海經》改編、台灣漫畫大師蔡志忠任總導演的奇幻冒險動畫片《天眼傳奇》早前在杭州舉行了一個小型的媒體試映會。面對《大聖歸來》引發的國產動漫電影觀影潮,蔡志忠信誓旦旦地表示:「我跟吳建榮(電影出品方、浙江中南集團董事長)講了,我一分錢都不要,電影賺錢了再給我分紅!」
作為一部主打奇幻冒險的動畫片,《天眼傳奇》講述了武功高強、長着「智慧之眼」的主人公天眼在拜師學藝的過程中,誤入魔幻世界,習得天下第一劍術打敗藍魔王,協助矮人族恢復三星文明的神奇故事。
面向小孩 成人
「《山海經》裡有非常多奇奇怪怪的人,比如說邢天,他非常有勇氣,頭被砍斷了,還把兩個乳房當成眼睛,把肚臍當成嘴巴。《山海經》裡充滿了幻想和奇奇怪怪的事物,是一個集文化、歷史、神話和地理的著作。」
從選題材、寫劇本到畫場景、人物造型設定,蔡志忠坦言,《天眼傳奇》前期準備就整整花了兩年時間,到電影整體完成更是耗時多年。「這是一部夢幻狂想的動畫片,其中不僅描繪了四大天王、倉頡、朱離、伏羲等眾多神話人物,《山海經》中的鳴蛇、大魚、巨羊等怪獸也以線條圓潤的形象現身。」
除了《山海經》外,《天眼傳奇》取材的內容還有《桃花源記》和三星堆文明。「我們都知道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所謂的香格里拉世界是人們很想一探究竟的。我們也都知道三星堆被發現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是來自外星人,再加上我自己喜歡的《山海經》,所以就結合這三樣編出了《天眼傳奇》的故事大綱。」
蔡志忠坦言,《天眼傳奇》不只針對小孩子,也面向成年人,「就像我的漫畫,人家問我的漫畫讀者是誰,我說從兩歲到八十歲都是我的讀者。我唯一會的就是用畫面講故事,會把好的內容通過漫畫和動畫呈現出來。觀眾心中是有一把尺的,所以只要我們拍出好的作品,或畫出好的漫畫,自然有人會非常喜歡。」
國產動漫迎來好時光
二零一五年七月,根據《西遊記》改編的國產動畫片《大聖歸來》最終獲得近十億的票房,成為內地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動畫片。
「國產動漫走了十年的彎路。」蔡志忠坦言,在韓國、日本,動畫片導演都是要獲獎以後,才能拿到政府的獎勵,只有在中國,為了推動動漫產業的發展,國家撥出經費對動漫拍片方進行事先資助。「這就產生了一批騙資助的電影公司,他們申報三千萬的經費,卻只花一千萬,甚至幾百萬來拍片,導致一大批爛片誕生。」
蔡志忠說,他曾親眼見到在一個國產動畫電影的觀片現場,一半觀眾看不到一半就離場了。「爛片多了,觀眾就對國產動畫片失去了信心。」
「事實上,與台灣相比,內地的動漫市場要大得多,只要漫畫家用心畫畫、導演和製作方用心拍片,最終的票房是能夠養活動漫產業的從業人員的,《大聖歸來》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表示,《大聖歸來》的成功絕非偶然,國產動漫也遲早會有另一部口碑作品誕生,本土動畫經過重塑,就可以在全世界發行,像《天眼傳奇》,故事本身就很好看,是一場充滿中國風的奇幻冒險,除了享受看的過程外,還可以收穫一份人生的啟迪,《山海經》可挖掘內容不比《西遊記》少。
除了《天眼傳奇》外,蔡志忠透露自己接下來還有兩齣動畫片正在製作中,全都是跟杭州的動漫企業合作:「一個是《烏龍院》,一個是《少林寺》,少林和功夫的題材也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相信未來國產動畫片會有愈來愈多的口碑之作誕生。」
六年前,蔡志忠工作室落戶杭州西溪創意產業園,如今每月都會來一次的蔡志忠自我介紹時,有一句口頭禪:「我生於台灣,將老死在杭州。」可見他對第二故鄉杭州的濃厚情感。中南卡通董事長吳佳表示,與他的作品一樣,蔡大師的生活習慣、作息方式也有着濃濃的古風。他的畫風行雲流水,對白設計詼諧幽默,再加上對中華文明、古代哲理有着通俗易懂的解讀,特別適合以銀幕呈現。帶着這部充滿中華千年智慧的作品,中南卡通將於今年九月至十二月期間走出國門,赴韓國、法國、新加坡等國家參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