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森認為,《紅馬》的創作要奠基於中國傳統。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舞台劇所需要的,是完整的舞美、絢麗的燈光、恢弘的場地以及高要求的設備配套。這一思路,帶出了舞台劇的精英主義特質,也似乎讓舞台劇離一般觀眾愈來愈遠。而這一切,正是今次《紅馬》舞台劇團隊所要着力改變的。在今次的新聞發佈會上,記者獲悉,《紅馬》需要達到的演出要求是:走入一般的民眾,在一般的劇院、在商場的大廳、在普通場地,都能夠自如演出。
在音樂的創作上,負責今次作曲的李哲藝表示,他既涉獵過傳統戲曲,例如昆曲、歌仔戲等,同時也寫過電玩音樂、電影電視及廣告配樂。就今次為《紅馬》作曲而言,他說,自己創作的特點是融匯不同的音樂素材;會盡力去融匯原生態的音樂元素,採用蒙古族音樂的曲調,同時也結合了現代的元素。他坦言,要融合蒙古族的音樂元素,是一種冒險,是一種試驗,但是他希望能夠為《紅馬》找到最好的音樂,實現前所未有的舞台劇表現方式。
舞美總監梁森認為,今次接到《紅馬》的工作任務,希望整個過程能奠基於原本中國文化的傳統,不偏離這個根基。他說,大草原是一個很廣闊的地方,人是大自然一個很小的部分,中國文化講求天人合一,強調和自然界融合,這一點與西方文化不同。因此,《紅馬》的舞美和視覺的表達,不需要做作和裝飾,而是要呈現自然的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