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大刀進行曲》源自二十九軍大刀隊,圖為當年使用的大刀。
抗戰時期的救亡歌曲,既有民眾類別的救亡歌曲,也有軍隊當作軍歌使用的救亡歌曲。在主題和情感上,二者並沒有什麼分別,所表達的都是趕走侵略者、保家衛國的愛國思想和意志。不過,二者不同的藝術風格,也顯現出不同的功用。
周蜜蜜對記者表示,軍隊救亡歌曲與民眾救亡歌曲,以藝術風格而言,「處境」、「心境」之感,略有不同;軍隊的救亡歌曲,由於是作為軍歌使用,因而顯得直接而簡單,節奏上顯得更加硬韌,歌詞富有口號化的精神動員色彩,對於鼓舞軍人在前線不怕犧牲、奮勇殺敵有很大的作用。而民眾救亡歌曲,更多是訴說民眾內心的心聲,對侵略者暴行的控訴。可以說,軍隊救亡歌曲與民眾救亡歌曲在不同的群體中,以不同的藝術風格,起到了鼓舞全民族抗戰的精神動員力量。
自「九一八」事變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中國的救亡歌曲便成為了那個時代所特有的音符。在軍隊救亡歌曲方面,為二十九軍而作的《大刀進行曲》、歌頌88師524團八百壯士的《中國不會亡》、《全國總動員》、《犧牲已到最後關頭》、《最後的勝利是我們的》等歌曲,成為當時軍隊進行士氣動員的重要工具。在淞滬、滇緬、常德、武漢等多次大型會戰中,軍歌與前方將士同在,與戰場硝煙同在,其旋律乃是軍魂的寫照,其歌詞更是漢語文學寫作中,極具真情實感的不朽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