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學界興起墨學熱潮


放大圖片

■新年於車公廟祈願的市民眾多,顯現本港有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

由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博士生黃蕉風倡議發起,並融匯了香港與內地學者的「香港墨教協會」於本港正式註冊成立,並且以致力於推動墨學為宗旨,堪稱香港傳統國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活動。

日前,黃蕉風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談及了自己對本港墨學推廣的看法和規劃。他對本報記者表示,墨家在先秦時代和儒家並稱「世之顯學」,其「兼愛」、「非攻」、「節用」等思想在彼時有很大的影響力;後來由於「秦火」和漢武「獨尊儒術」的關係,淪為「千年絕學」,乏人問津。清末民初,墨學始有復興,胡適、梁啟超等新文化運動先賢都曾力倡墨學。因此,黃蕉風表示,自己選擇墨學作為一個研究和探討的方向,並希望把墨學復興的路徑重新接上,也是一份歷史責任感。

對於墨學在目前國學中的整體現狀,黃蕉風坦言並不樂觀。他說,墨家墨學可以說是重要組成部分。但現在它在國學復興浪潮中,卻隱而不彰,相比儒家、道家,專門從事墨家研究的學者在學術界居於少數。若論到建制和實體復興就更可憐,內地每年有幾百家儒家書院在興建,各地的儒家讀經運動方興未艾,於墨家墨學而言,可謂沒有太大進展。所以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據悉,作為一個推廣墨家文化的文化教育性質的社團,該群體成員主要以香港和內地兩地高校中研習國學、特別是墨學的青年學生為主。香港學生和內地學生各佔一半。同時,黃蕉風等現正在籌備建立一間墨家書院--「兼愛書院」,地方還在找。同時在閩粵港三地推動《墨子》經典的讀經班,補上「讀經運動」沒有墨家經典的缺環。他表示,自己還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畢竟墨學復興是一個長久的過程,無法畢其功於一役。

對於開展相關活動所遭遇的困難,黃蕉風並不迴避。他對記者表示,最大的困難還是在於如何向各界人士彰顯「復興墨學」的重要性。一般別人辦機構做活動,無非缺錢缺人;從事復興墨學的活動當然也缺相應資源,也需要支持,但這仍然不是主要的;如果不能充分論證墨學之於國學、傳統文化的不可或缺,那麼就可能淹沒在當前一片「同質化」的國學機構和社團中。黃蕉風坦言,這不是他和同道所希望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前內地和香港的民間因為一些問題而產生情感摩擦的背景下,黃蕉風認為,包含墨學在內的國學,可以發揮出獨特的溝通和對話功用。他向本報記者表示,共同的文化和信仰,是構建共同體的重要凝結核,過去常說「同文同種」,就是這個道理;政制的分歧可能會讓人彼此隔膜,但文化和信仰是無法斬斷的;國學之功用,在於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民族,認識國家;化成民俗,養成君子,消弭暴戾之氣;畢竟這是一個對話的時代。■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匯

相關新聞
發現美洲的是鄭和? (2015-09-14) (圖)
香港學界興起墨學熱潮 (2015-09-14) (圖)
赤柱、西灣之靜思:回溯香港保衛戰的歲月 (2015-08-31) (圖)
不屈的光榮歲月 (2015-08-31) (圖)
香港保衛戰時的英軍概況 (2015-08-31) (圖)
版畫刀刻下的救國圖騰 (2015-08-17) (圖)
黃新波──開闢大眾版畫的新紀元 (2015-08-17) (圖)
記者手記:不可忘卻的時代藝符 (2015-08-17) (圖)
抗戰歌曲 鼓舞一代人的激盪旋律 (2015-08-03) (圖)
救亡歌曲 軍民同唱 (2015-08-03) (圖)
眾多音樂巨匠 譜寫傳世名作 (2015-08-03) (圖)
漫筆畫出救亡情--黃紫霞與他的抗敵漫畫探尋記 (2015-07-20) (圖)
《一月漫畫》見證抗戰滄桑史 (2015-07-20) (圖)
特殊的抗日戰場 (2015-07-20) (圖)
「大媽舞」風波之後的文化探尋 (2015-07-06) (圖)
大媽起舞 引發「本土文化」的詮釋爭議 (2015-07-06) (圖)
旺角行人專用區:街頭演藝天堂 (2015-07-06) (圖)
香江水香山情 共話淵源談未來 (2015-06-22) (圖)
中山:歷史與現實交匯的文化名城 (2015-06-22) (圖)
記者手記:思索在地文化與發展的新定位 (2015-06-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