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建制派獲充分肯定 應積極發揮主導作用


張學修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

今屆區選實際投票率和投票人數均創新高,分別達到47%和146.8萬人。區選戰況激烈,建制派需要同時面對傳統反對派政黨以及新興「傘兵」的競爭,壓力不可謂不大。但憑藉一貫優良的地區工作成績,建制派贏得了選民的信任和支持。新一屆區議會,建制派議席穩中有升,為穩定區議會內部,推動各地區工作發揮着主導作用。在未來的區議會工作中,建制派將繼續落實地區發展、穩定大局的重要任務。當選區議員更應不負眾望,以理性踏實的態度繼續服務市民,深耕細作,為推動地區發展積極發揮主導作用。

民建聯作為建制派第一大黨,在此次區選中贏得119席議席,當選率高達7成;同時黨內新舊力量實現順利過渡,卸任議員交棒成功,成績斐然。建制派新人更充分展示了個人能力,面對選區內反對派「大佬」的同場競技,仍能從容應戰,取得勝利。這批新生力量繼承了建制優良傳統並發揚光大,相信在未來的區議會工作中必將進一步發揮重要作用。相比之下,反對派在這次區選中顯得力不從心,尤其是幾位重量級人物的落敗,充分顯示選民「票債票償」的心理。

建制派地區工作成效顯著

「佔中」之後年輕選民增速加快,而此次區選投票亦出現一批「首投族」。由於社會不斷「政治化」以及激進勢力滲透區選,為區選帶來更多不確定因素。即使地區民生仍為主導,但也存在少數政治立場選票,有可能削弱建制派的絕對優勢。但一眾參選人直面激進勢力挑戰,辛勤耕耘,取得良好成績,確保建制議席穩中有升。這一方面證明了建制派長期深耕的地區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獲得大多數選民的認可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選民的投票意向仍然是理性務實的,地區民生工作仍然是選民投票的核心指標,發展才是民心所向。

相對於反對派的「誇誇其談」,選民選擇的是肯幹、能幹、實幹的參選人。本屆區選中反對派有多位「大佬」落選,被建制派年輕、有活力的新人後來居上,取得議席。這也反映了選民投票的理性一面。市民已經極度反感那些「只說不做」、或是「有破壞無建設」的激進派做法,盼望區議員能夠為社區做實事,盡職盡責地完成議員工作。「明星」效應無法蒙蔽選民,顯赫履歷也未必能勝出,選民懂得分辨真偽,明智抉擇。

新人應踏實為民 不斷磨練

在反對派陣營中,傳統政黨在區選中頻頻失守,主要原因仍在於地區工作做得不夠,以及激進立場不得民心。而今屆出現的50位「傘兵」參選人中,有8位取得議席。表面上看,似乎是「佔中」效應吸引了某些年輕激進選民的選票。事實上這些成功當選的「傘兵」在競選過程中,並沒有將重點放在「佔中」上,甚至是刻意迴避「佔中」議題,而其競選理念相對激進派更為溫和實際。他們非常清楚以「佔領」行動作為招徠將引發選民更多不滿。「傘兵」要獲得選民認可,同樣要回歸到民生工作,否則只會被選民拋棄。如當選人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未能切實履行職責、回應選民需求,同樣會遭到淘汰。在這一點上,每一位區議員面臨的考題都是一樣的。

今屆區選的結束並非是最終結果,相反是一個新的開始。年輕的選民,以及參選新人,都在這次大規模選舉中嶄露頭角,並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香港大部分選民都是理性務實的,並且樂於給予年輕人機會,推動香港發展邁向新階段。而建制陣營中新生力量的崛起必定為香港政界、甚至整個社會帶來新氣象。建制派在新舊交替的關口,更應主動挑起大樑,團結愛國愛港力量,推動地區不斷發展。而年輕當選者更要戒驕戒躁、踏實為民、不斷磨練,為地區發展凝聚積極的、正面的力量。

當前香港的發展仍面臨阻力,政團間的分歧仍然存在,香港要取得切實進步需最大程度團結不同政治力量。區選有效傳達民意,這是一次民意的正義發聲,建制派當選人應努力做好區議員工作,與選民尤其是年輕選民建立更緊密的聯繫,廣泛團結愛國愛港力量,擔當市民與政府溝通的有效橋樑,為香港發展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相關新聞
來論:建制派戰果不俗 未來挑戰不容低估 (2015-11-26)
廿四味:「傘兵」冒起反對派矛盾更熾熱 (2015-11-26)
建制派獲充分肯定 應積極發揮主導作用 (2015-11-26)
「傘兵」隱瞞身份前途有限 (2015-11-26)
亞洲人口之戰:患寡不患多 (2015-11-26)
「傘兵」瞞天過海須提防 (2015-11-26)
建制派區選78萬支持者是立會選舉基本盤 (2015-11-26)
務實建設力量是主流 激進破壞力量失人心 (2015-11-25)
地區工作「再出發」 (2015-11-25)
民建聯區選再創佳績 (2015-11-25)
「一帶一路」戰略和港澳台與內地的法律合作 (2015-11-25)
落實免費幼兒教育 減輕家長壓力 (2015-11-25)
來論:香港年輕一代應放開懷抱認識國家 (2015-11-25)
廿四味:「傘兵」呃得一時,呃不了一世 (2015-11-25)
專業支援 齊心做好舊樓維修 (2015-11-24)
香港創新科技有待探索 (2015-11-24)
建制派應加強紀律性 全力支持政府依法施政 (2015-11-24)
建制派區選大勝 年輕人成功接班拓新局面 (2015-11-24)
「十三五」規劃大背景下的滬港合作新機遇 (2015-11-24)
廿四味:何俊仁馮檢基政治生涯玩完 (2015-11-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