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傘兵」隱瞞身份前途有限


高天問

今屆區議會選舉,有幾個「佔中」催生的「傘兵」爆冷跑出,反對派將他們捧上天,誇大「傘兵」當選的效應,說得神乎其神,好像「傘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完全違反區議會選舉的事實。「傘兵」競逐區議員,絕對不會為了服務選民那麼簡單,但若把區議會政治化肯定前途有限,「傘兵」必將重蹈灣仔「民主新一代」的覆轍。

《蘋果日報》連篇累牘報道,又發表社論指稱,「真要數贏家的話,肯定是雨傘運動後冒出的新生政治人物。」其實這完全違反這次區議會選舉的事實。愛國愛港力量所獲得的票數最多,從上一屆的67萬票增加到78萬票,增幅達到16.4%;在區議會431席,建制派囊括190多議席。「傘兵」55人參選,得票7萬張,僅得8議席,佔區議會議席的2%,怎能說是「大贏家」?

「傘兵」以「佔中」起家,恰恰在三個「佔領區」的得票都很低。資料顯示,今屆灣仔區議會13席中,建制派取得11席;中西區區議會15席中,建制派亦取得11席;油尖旺區議會的19席中,則取得16席,亦比上屆多一個民選議席。建制派力保三個「佔領區」區議會的主導權,說明廣大選民用選票懲罰無法無天的、亂港殃民的「傘兵」。

「傘兵」是勝是敗一目了然

中西區的「傘兵」周世傑、梁頌恆,不敵民建聯陳學鋒和楊開永;在油尖旺選區,黎耀駿、趙旭光、黃家俊等「傘兵」更全軍覆沒;參與「鳩嗚團」、鼓吹「港獨」的中出羊子僅得172票。「傘兵」組織「青年新政」派出9人參選,最終僅1人當選,究竟是大勝還是大敗,廣大選民一目了然。

灣仔是「傘兵」在區議會選戰中重點進攻的區域。因為「傘兵」認為,灣仔區是「佔領」發源地,又得到「佔中三子」的戴耀廷、朱耀明站台,傘兵在該區參選十拿九穩,可以延續「佔中」影響。可惜,灣仔區的選民用選票狠狠地摑了戴耀廷、朱耀明一巴。「佔中三子」推薦的區麗莊在灣仔司徒拔道和梁柏堅在灣仔大佛口雙雙慘敗。只有兩名「傘兵」楊雪盈、黃子健在選舉時刻意不提「佔中」,讓其渾水摸魚得手。

於是,《蘋果日報》對楊雪盈「大吹大擂」,形容「傘兵」是香港民主的新希望,是香港的大救星。事實是從參選開始,楊雪盈就否認自己是「傘兵」,極力避免提及「佔中」的往事,很害怕因與「佔中」扯上關係而影響拉票效果。楊雪盈對傳媒說,覺得現時社會普遍對「傘兵」的定義都很模糊,媒體會將傳統非建制、非「泛民」的「不能分類」人士歸類為「傘兵」,又譬如會籠統稱所有「曾受雨傘運動影響」的參選人為「傘兵」,不符合多元化的社會現實。

她對選民說,自己是獨立人士,沒有政黨背景,競選的方法,就是在區內組織活動,搞DIY工作坊,提議把區內公園变成寵物公園,吸引養狗人士支持。楊雪盈盡力與「佔中」切割,把自己打扮得與「佔中」毫無關係,僅僅是一個「狗狗大使」,即使勝了區選,也不敢說「傘兵成為大贏家」。《蘋果日報》大張旗鼓誇大「傘兵」勝利,實在令人感到可笑。

當然這也提醒選民,「傘兵」的定義非常模糊,只要經過喬裝打扮,主打民生議題,再以溫和親民形象示人,很容易欺騙選民,混入區議會。以後,這些「傘兵」是真心服務地區,還是悄悄地把區議會政治化,搞得雞犬不寧,居民可要小心了。

「傘兵」競逐區議員絕非為服務市民

《蘋果日報》把「傘兵」高高捧起,卻也為當選「傘兵」出了難題。例如楊雪盈今後在區議會是採取「傘兵政治化路線」,還是實實在在落實「狗狗公園」計劃?很快就會知道是真龍還是假鳳。

2003年因為「23條立法」風波,反對派在區議會選舉撈到不少議席,其中以灣仔最多。這些反對派當選者曾被稱為「民主新一代」。結果這些「民主新一代」當選後,立即人影杳然,空在其位,對區議會的事務不聞不問,最後全部不能連任。

出得嚟行,遲早要還。隱瞞身份當選的「傘兵」,要向支持其參選的幕後老闆交代 ,能不參加「傘兵」的政治活動嗎?「傘兵」競逐區議員,絕對不會為了服務選民那麼簡單,但在區議會搞政治前途有限,「傘兵」必將重蹈灣仔「民主新一代」的覆轍。

相關新聞
來論:建制派戰果不俗 未來挑戰不容低估 (2015-11-26)
廿四味:「傘兵」冒起反對派矛盾更熾熱 (2015-11-26)
建制派獲充分肯定 應積極發揮主導作用 (2015-11-26)
「傘兵」隱瞞身份前途有限 (2015-11-26)
亞洲人口之戰:患寡不患多 (2015-11-26)
「傘兵」瞞天過海須提防 (2015-11-26)
建制派區選78萬支持者是立會選舉基本盤 (2015-11-26)
務實建設力量是主流 激進破壞力量失人心 (2015-11-25)
地區工作「再出發」 (2015-11-25)
民建聯區選再創佳績 (2015-11-25)
「一帶一路」戰略和港澳台與內地的法律合作 (2015-11-25)
落實免費幼兒教育 減輕家長壓力 (2015-11-25)
來論:香港年輕一代應放開懷抱認識國家 (2015-11-25)
廿四味:「傘兵」呃得一時,呃不了一世 (2015-11-25)
專業支援 齊心做好舊樓維修 (2015-11-24)
香港創新科技有待探索 (2015-11-24)
建制派應加強紀律性 全力支持政府依法施政 (2015-11-24)
建制派區選大勝 年輕人成功接班拓新局面 (2015-11-24)
「十三五」規劃大背景下的滬港合作新機遇 (2015-11-24)
廿四味:何俊仁馮檢基政治生涯玩完 (2015-11-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